[フレーム]
项目编号:SCP-CN-3509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目前基金会已在互联网上投放多个专用网络爬虫,用于持续监测所有潜在的SCP-CN-3509现象。专用人工智能捉虫手.aic(Bugcatcher.aic)已投入使用,负责实时分析上述网络爬虫监测到的数据流,尝试识别、追踪、修复与无效化尚未发生的SCP-CN-3509现象,所有已发生的SCP-CN-3509现象均被掩盖为游戏Bug及设备制造缺陷等。
因SCP-CN-3509的普遍存在性、持续生成性及不可预测性,当前缺乏有效的物理收容手段。在互联网上投放免费的代码纠错网址及程序被认为是可行的缓解措施,其可提高程序员群体的代码规范意识,从而间接减少SCP-CN-3509现象的产生概率。
基金会网络爬虫当前重点关注开源游戏代码库、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更新日志及独立游戏发布平台内容,所有被捉虫手.aic标记为高风险或已显现异常效应的SCP-CN-3509现象,其相关代码片段需立即在可行范围内被隔离或重写。基金会目前正尝试与主要游戏开发商建立非正式沟通渠道,鼓励其内部采用更严格的代码审查与测试流程。
基金会技术部门已对关键网络基础设施节点实施定期电磁扫描,并每月定期将互联网中累积的SCP-CN-3509异常能量引导至至专用非联网电磁消散阵列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其对网络基础设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描述:SCP-CN-3509指代一类因电子游戏开发过程中的代码书写疏忽、逻辑错误或未处理异常而形成的异常现象集合,该现象普遍存在于互联网传播的各类电子游戏中。
电子游戏中拥有独立建模、以平直弹道发射且在代码层面不受预期内其他力学因素(如重力、阻力、碰撞判定等)影响的投射物(如激光、能量束、飞弹等),当其运动轨迹未被如空气墙或边界碰撞检测等方式有效约束,且在运行过程中脱离游戏预设的可渲染/交互区域时,该投射物有一定概率触发SCP-CN-3509现象,以未知方式脱离游戏进入互联网空间,并保持其原始运动矢量持续飞行,其存在形式表现为一种具有特定签名的离散数据流(SCP-CN-3509-A)。
SCP-CN-3509-A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构成的互联网空间中持续迁移,其在迁移过程中会显著干扰其途经的网络节点,造成局部网络延迟激增、数据包丢失与硬件过热故障。此外,其蕴含的异常能量在少数情况下会通过设备接口短暂渗入至现实空间,造成局部电磁脉冲或设备物理损坏。
在极少数情况下,迁移中的SCP-CN-3509-A能够进入另一个正在运行的、存在类似代码漏洞的游戏中,表现出来源不明的异常投射物或视觉特效。该现象因发生概率极小,且通常可被用户自行归因为游戏Bug或显示错误,基金会不主动介入掩盖此类事件。
SCP-CN-3509于2014年1月21日在中国被首次确认,该事故源于某单机FPS游戏边界漏洞,造成大量子弹及投掷物进入互联网,转变为SCP-CN-3509-A,发现时其已呈指数级累积并相互强化。此次事故造成亚洲区域DNS根服务器受到异常电子干扰,造成中国"网络长城"内约三分之二的网站崩溃,持续约1小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实施了紧急网络隔离与异常能量引流,使网络服务逐步恢复,后续将该事故掩盖为"境外黑客攻击DNS根服务器,造成连接中断"。基金会于事故后回溯分析网络数据包,发现SCP-CN-3509特征签名,开始制定初步收容措施并给予编号。
附录CN-3509-A:部分SCP-CN-3509事故统计表
因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电子游戏产业的持续扩张,SCP-CN-3509现象出现频率明显加快。后续研究表明,其效应对象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飞行物,而是广义上的移动实体或特效。基金会目前正扩大网络爬虫规模,增加专用aic数量的提案已提交审批。
20██/03/09更新:对SCP-CN-3509现象的深入研究表明,长期的SCP-CN-3509-A活动通过未知形式塑造并稳定了网络空间本身的特定结构,使其形成一个拓扑学上完整相连的虚拟空间(SCP-CN-3509-α)。其表现出与梦境空间相似的结构,但其生成机制与稳定性存在根本差异。
SCP-CN-3509-α中的空间独立于现实网络设备的物理布局及逻辑存储结构,其存储量理论值远大于人类现有数据总量,其数据存储机制与溢出数据的确切存放位置尚未知晓。观测显示,在SCP-CN-3509-α中,SCP-CN-3509-A的迁移速度与破坏性显著提升,目前尚不明晰其是否具备自主演化能力。
目前基金会尚未寻找到合适的收容措施,鉴于目前SCP-CN-3509-α表现出与全球互联网的深度绑定,强制截断互联网联系的方案因其可能造成的全球性互联网崩溃风险而被否决,更多实验目前正进行中。
« SCP-CN-3508 | SCP-CN-3509 | SCP-CN-3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