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レーム]
特殊收容措施:鉴于其无法被移动的性质,一支由4名警卫伪装成的考古小队应被安置在SCP-CN-3182周边,任何受项目影响的人员应被给予食物并被劝导离开,若劝导失败,其应被给予容器使得其更易于饮用项目内的液体,不再对其进行干预。除此情形及实验需要外,禁止任何人员饮用项目内的液体。
2006年█月█日更新:SCP-CN-3182已自发无效化,项目等级由Safe重分级为Neutralized,不需再对项目进行任何形式的收容。
描述:SCP-CN-3182为一3mx3mx1.5m的青铜方台,其外表附有一种黄色的不明涂料,在方台顶部有一个凹槽,其内蓄满了一种浊液,液体会随着时间缓慢补充,对液体的成分分析表明:除水之外,其含有硫化汞、植物纤维、黄檗生物碱、钙磷元素和少量残缺的DNA片段。对该片段的分析表明其来自同一名人类男性。
项目的异常性质显现于方圆10公里存在极度饥饿的人类个体时,个体会尽一切可能向SCP-CN-3182靠近,并尝试饮用其中液体。在此过程中,若给予个体食物并适当劝阻,个体会脱离项目影响。这一干涉行为在个体已经因饥饿而濒死时是无效的,除此之外的任何干涉行为也是无效的,个体会在该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力量并会试图攻击任何阻拦他的人。
若个体成功饮下了SCP-CN-3182内的液体,其会试图返回其居住地并显现以下异常效应:
- 在没有外部能量输入的情况下,萎缩的肌肉逐渐恢复,体重增加。
- 更为积极的寻找食物,并乐于将食物分享给其他人。
这些效应会在一周后逐渐消失,若其再次满足SCP-CN-3182的影响条件,以上过程将被重复,项目表现出一定的逆模因特质,个体对SCP-CN-3182仅有模糊的记忆。
SCP-CN-3182被发现于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东,最早因在饥荒时该地区极低的死亡率被中华异学会注意到并记录,该项目并未被收容直至其转移至基金会名下。
附录3182-A:SCP-CN-3182上所刻铭文的解析
余不忍言:饥殍蔽原,豺虎并兴,皇天失序,甲子水沴。三十六方,妖氛未殄;角先病殁,剖棺枭骸,传首洛邑。承箓太平,符水验灵,终违昊命。身既为饲,委骨斯壤,僭称仙真。惟祷来岁,黎庶无餧寒之厄。
附录3182-D:SCP-CN-3182的无效化
由于周围不再存在满足条件的人类个体,项目自19██年开始不再有自发的异常活动。2006年█月█日,研究员紫梓在对SCP-CN-3182进行实验时,突然受到项目的效应影响,饮下了SCP-CN-3182内的液体。饮下液体后,其表现出迷茫,不断的对周围环境以及SCP-CN-3182进行观察,然后向前小步行走。5分钟后,研究员紫梓恢复正常。
随后项目的方圆十公里内降下了一场持续了1822分钟的大雨,雨的成分与泪水相近。这场大雨有效的缓解了周围长期干旱引起的土壤结构恶化,SCP-CN-3182表面的黄色覆盖物质被雨水溶解,项目随之碎裂,对其内部的检查发现了一个没有头部的人类骸骨,表现出钙和磷的大量流失,其DNA与原SCP-CN-3182的浊液内检测到的DNA片段相吻合。对青铜碎片的分析发现了一段刻印在其内部的铭文:"深山受异符,旷野没天公。阙泽三千里,何人问太平。"
骸骨被就地掩埋,青铜碎片被回收并保存,项目被重分级为Neutralized
一本黄色封皮的书本后被发现于研究员紫梓的办公桌上,其封皮上隐约可辨"太平"字样,书内记载了几种符纸的绘制方法,书的其余部分均为空白,对其内记载的符纸的功效的复现都失败了。
附录3182-E:研究员紫梓的日记
那五分钟里,饥饿和痛苦充斥在我的全身,皮肤上传来太阳的灼烧感。一只手递给我一碗浑浊的水,一张黄色的符纸沉在碗底。我将它一饮而尽,他拉我起来,我抬起头,注意到他颈部之上空无一物,身形也很是模糊,然后他就这么向前倒了下去,接着我就清醒过来了。
就常规的收容章程来说,骸骨经过检验后应该由基金会保管,不过我还是提出了将它就地掩埋的方案,因为经历了那些之后,我实在是很难再把它仅仅看作一个收容物了。
骸骨是我亲自掩埋的,我找助理要了一张黄纸,在那片空地上点燃。
附录3182-F:
2008年5月12日,河北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发布了一则地震预警,但随后该地震现象并没有被观察到,经基金会地质监测小组核实,此前作为地震诱因的断层错动确实存在,预计地震的面波震级将达到8.0级,但在预警发出10分钟后,该断层错动被修复。对SCP-CN-3182旧址的调查发现了明显的土壤翻动痕迹,原安葬在此的尸骸被大量的黄纸替代。
« SCP-CN-3181 | SCP-CN-3182 | SCP-CN-3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