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レーム]
[フレーム]
[フレーム]
[フレーム]
您正在查看的是该文件的1998年2月6日版本。
项目编号:SCP-CN-2320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Site-CN-82-δ驻月球、地球人员应随时监视SCP-CN-2320集体的动向,目前未找到有效方式能够抑制SCP-CN-2320的传播。接触项目前须确认防护服气密性良好。
考虑到SCP-CN-2320-1的异常性质,防护服外表层须额外添加多层石墨烯薄膜。
描述:SCP-CN-2320指代一系列形成原因不明的异常地貌。对银河系所有已编号行星的检测表明,有超过3611颗已知岩质行星上出现了SCP-CN-2320的扩张现象。数据表明,SCP-CN-2320在岩质行星或卫星的现有地貌形成前出现的概率超过50%。
SCP-CN-2320的出现原因暂不明,暂排除项目是人造物的可能性。
异常现象1:转化为活体组织的森林,在卫星地图上呈明显红色调。
笔记:
该类情况常出现于大规模森林所在区域,且在世界上呈点状分布、规律不明。项目通常表现为发生异常转变的树林和地面。在其内部,所有树木呈现出其原本形状和被改变的外形,其叶片将转变为有活性的块状有机物组织,在其中可以观察到类似细胞的异常构造。项目的树干将转变为主成分为羟基磷酸钙和碳酸钙的白色固体,没有在内部发现骨髓,可断定其只是发生了分子的转变,元素构成没有显著变化。
在多数情况下,转化后的树干呈现出疑似人工雕刻状,通常刻有类似人眼或白桦木树皮的纹样。此类区域的地面将被无规律的红色生物组织铺满。SCP-CN-2320-1广泛地栖息于树干内、树叶表面及地面、空气中。如在该区域吸入空气,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危险情况发生。在对该区域进行探索时,探索队6号队员被标记为KIA。
异常现象2:本土生物灭绝、仅由岩石和沙土构成的山峰,苍白的枯树干,咬痕状分布的山崖。
笔记:
此类区域首次被发现于中国秦岭山脉附近。该区域的地面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此类区域的环境,没有在空气中发现SCP-CN-2320-1。于单个山峰上可能存在被转化的木本植物,项目将呈现出与异常现象1类似的状态,但树干上通常不存在刻画痕迹。
被转化的木本植物可能作为SCP-CN-2320-1的栖息地而存在。不建议触碰此类物体。
异常现象3:转化规律与上述两类环境不同的草原。
笔记:
此类区域被首次发现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上,已在其附近建立半径1km的隔离区。没有观察到SCP-CN-2320-1的存在迹象。
在此类区域中通常存在大量异常生物个体。该类个体可能具有无逻辑、无意义的身体构造,且没有明显敌意。个体通常以地面上生长的圆锥形半透明物体为食。有理由认为是因上述圆锥形物体导致此类区域的天空主要呈现灰色调。
异常现象3通常以片区状分布,且呈现出明显规律。
异常现象4:与周边环境呈现出明显分割感的白色区域。
笔记:
首次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项目通常表现为被白色尘土覆盖的丘陵,丘陵的内部由堆积的类人实体构成。此类实体的身体未失去生命体征,但不会自发行动。其外观与寻常人类尸体相近。
项目的存在意义暂时无法探明。
异常现象M-1:白色沙堆和河流,大量认知危害。
笔记:
于月面第196号监视空区发现了该异常现象,表现为宽度在10cm至超过20米不等的类河流状结构。该类结构的深度通常在3米至60米间,流体呈现出白色粘稠状态且密度较大,在少数情况下凝成固体块状。
在结构的深处发现了异常生物个体。该类个体在"河床"表面爬行,生存方式未知,不具攻击性。采样分析表明其体液同为白色粘液。对白色黏液进行分析后,在其中发现了大量SCP-CN-2320-1的最小单位个体。
异常现象M-2:形成原因不明的肉茎。
笔记:
在月球表面广泛分布的异常物体,周边环绕类似异常现象1(非M-1)的毯状生物组织,SCP-CN-2320-1大量存在且其较大个体具有明显攻击性。项目将自月面延伸至高空,观察到的最长个体长度可达60千米。
项目的内部存在空腔,此类空腔通常被溶有多种酶及盐酸的黏液充满,且这些物质是正常存在的。项目的外部主要由类肌肉组织及结缔组织组成。尚不明确项目是如何克服月面失压、低温环境的。
SCP-CN-2320的形成源头被认为是SCP-CN-2320-1,指代一类异常的分子级类生物实体。项目的主要组成元素通常包含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在通常情况下,SCP-CN-2320-1将自发聚合成体长在1cm至3cm间的个体,其分子大小的最小单位个体将在此期间充当大分子有机物的组成部分,并能在任何情况下自由拆分组合。SCP-CN-2320-1的聚合个体是极度危险的,项目能够间接或直接杀死生物体,或借由自身操控生物体。此外,项目可能能够通过未知方式改变原子核,此点需额外防备。
« SCP-CN-2319 | SCP-CN-2320 | SCP-CN-2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