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写易智能创作引擎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云

多维度夯实大国粮仓产能根基(人民时评)

郁静娴
2025年09月22日06: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良好"丰景"离不开一环扣一环的精细田管,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地、技、人等方面运用正确策略、构建合理机制、付诸有效治理的重要性

粮食领域近期的两则新闻,结合起来看,颇有启示意义。

一则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布,将自10月1日起施行。

另一则是,我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引导科技成果到粮食主产区示范应用和集成配套。

14亿多人口的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对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粮食安全始终是战略问题,我们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一时产粮的多与少,更要看底线牢不牢、根基稳不稳。特别是,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一些农作物单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必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瞄准农业科技这一活跃变量做文章,在单产上挖掘更多潜力。

今年以来,在干旱、高温、强降雨等一系列天气影响下,我国先后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秋粮长势正常偏好,这些都为夺取全年丰收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良好"丰景"离不开一环扣一环的精细田管,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地、技、人等方面运用正确策略、构建合理机制、付诸有效治理的重要性。

耕地情况关乎每一粒收成。近年我国围绕耕地数量和质量双向发力,从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到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再到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护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此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的原则,促进"优进劣出",从制度上进一步夯实了稳产增收的基本盘。

土生万物,耕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去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已超过八成。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精准配置模式成为保障和提升黑土地肥力、实现黑土地保护与农业生产平衡的重要举措。河南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去年下半年就提前启动了农村沟渠连通集中整治,并加快推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下一步,创新做好耕地高效利用的大文章,单位面积上的产能潜力还会不断释放。

加快向科技要粮食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效能如何发挥。越来越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一两块示范田增产不稀奇,关键在于如何将点上的高产攻关转化为大面积的现实产能,实现区域性的均衡增产。我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瞄准的正是科技创新链条上的堵点,通过集聚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资源,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加速打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大田应用场景。

也要看到,粮食归根究底要靠人来种。近年来,不少主产区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同时,愈发重视激发粮农的内生动力。小农户作为种粮主力军,其生产积极性有赖于通过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机制切实保护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一些地方通过组织开展粮王大赛、分层分类培训等方式,引导大户、农场主等主体在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中挑大梁。推动各类惠农强农机制和政策持续提升精准度和覆盖面,必能不断激发各类粮食生产主体的积极性。

眼下秋意渐浓,沃野遍布对丰收的希冀。围绕地、技、人等关键要素,多维度提升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国经济的底气将更加坚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热门排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3]4961-141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分享到: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