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人民網

人民日報報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報 中國能源報 健康時報 証券時報 國際金融報網 諷刺與幽默 中國城市報 新聞戰線 人民論壇 環球人物 中國經濟周刊 民生周刊 國家人文歷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數字

旗下網站

全國重點實驗室 環球網 海外網 人民圖片 人民網研究院 人民慕課

創新服務平台

寫易智能創作引擎 人民網智慧黨建體驗中心 828企業服務平台 人民雲

人民來論:人類駕駛員的法律主體不容置換

蔡藝生
2025年07月25日14:21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222
小字號

日前,公安部交管局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駕"系統,都還沒有實現"自動駕駛"的目標,駕駛人才是最終責任主體。這為智能汽車發展劃定了不可逾越的安全邊界。既是對技術現狀的科學判斷,更是對道路安全底線的堅決守護。

實事求是地說,當下的"智駕"系統局限性還是較大的,且是當前技術能力難以逾越的。暴雨中模糊的車道線、黃昏時分橫穿馬路的行人、道路上的臨時警示標識,都是當前"智駕"系統的認知瓶頸。在完全正常的運行狀態下,自動駕駛系統可能因錯誤地識別前方障礙物而採取危險的駕駛行為。這提醒我們,在人類駕駛員的監督責任與智能系統的能力邊界之間,容不得絲毫模糊空間,法律主體更不容置換。《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駕駛人對車輛操作負有直接責任。

在追尋"自動駕駛"的過程中,倫理問題是數字決策中無法回避的"生命不等式"。一方面,人類社會模糊的價值判斷難以轉化為精確的算法語言。另一方面,算法參數擬制過程不透明,形成"技術黑箱",極易僭越倫理。例如,突發災害中人類可能作出的舍己抉擇,是算法無法復刻的"人道變量"。隨著搭載 "智駕"系統的車輛不斷增多,一些算法設定將越來越帶有"普遍性"與"強制性",可能消解傳統倫理准則,導致新型"道路特權"。

探索破局之道,是為技術發展牢牢系緊的"安全索"。一是完善立法框架,制定智能駕駛系統應用規范。例如:方向盤設置醒目"輔助駕駛、需全程監控"警示標識;強制系統在特定時間內提示人工接管;等等。二是建立透明監管機制。建立國家智能駕駛數據平台實施算法備案制度,要求車企對弱勢道路群體保護等核心決策邏輯公開說明,對雨霧天氣、夜間場景下的系統可靠性定期公布數據。三是強化責任落實。駕考新增人機協同操作規范科目,對脫手駕駛行為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實施處罰,方向盤配置感應系統15秒無接觸即啟動聲光警報。四是創設倫理准則。制定自動駕駛道德評估體系,將"生命平等""兒童優先"等准則轉化為技術研發的剛性約束。

技術創新必須堅持安全與發展並重原則。牢牢把握生命至上的核心價值,讓每一次算法迭代都成為守護安全的基石,這是智能駕駛發展的根本遵循,更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庄嚴的承諾。

(責編:舒雅、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客戶端下載

熱門排行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版權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評論
  • 分享
  • 關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分享到: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
返回頂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