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日報報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報 中國能源報 健康時報 証券時報 國際金融報網 諷刺與幽默 中國城市報 新聞戰線 人民論壇 環球人物 中國經濟周刊 民生周刊 國家人文歷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數字

旗下網站

全國重點實驗室 環球網 海外網 人民圖片 人民網研究院 人民慕課

創新服務平台

人民網智慧黨建體驗中心 828企業服務平台 人民雲

走好5G商用"下半程"(人民時評)

谷業凱
2024年08月28日06: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扎實推進5G"建、用、研"協同發展,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就能不斷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看一場比賽時,可選擇觀眾、裁判甚至是場上運動員的視角;同時舉行的比賽多,可一同收看最多5場比賽;相關應用中,還可以呼朋喚友、尋找"搭子",邊看邊聊......今夏,不少收看巴黎奧運會的觀眾,受益於擴展現實(XR)技術新應用,擁有了全視角、沉浸式、社交化的觀賽體驗。

觀眾能沉浸式觀看體育比賽直播,擁有大帶寬、低時延等特點的5G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5G和人工智能、雲計算、XR、裸眼3D等技術的加速融合,讓這樣的創新火花不斷迸發,讓更多的創意產品走入生活。

5G商用,在我國已走過5個年頭。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也開發出豐富的應用場景。從自動化的生產線,到自動駕駛的汽車,從跨越山河的無人機,到遠程聯動的手術室,5G正全面融入各行各業,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七成以上用上了5G,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商用以來,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14萬億元。

作為實現萬物互聯、智能革命的基礎性技術和新型基礎設施,5G為各種創新應用的孵化提供了肥沃土壤,成為數字中國發展的"高速路"。也要看到,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有其周期,約每10年更新一代。如今,5G已行至半程。如何在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商業應用的同時,做好設備更新、技術升級、應用拓展方面的銜接,為下一代通信技術的到來做好准備,成為走好5G商用"下半程"的關鍵。

回望5G的發展歷程,堅持"適度超前、以建促用",是推動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寶貴經驗。積極穩妥的發展策略,讓我們佔據了有利的發展位勢。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5G基站達391.7萬個,超90%實現共建共享;我國5G關鍵技術取得整體性突破,5G標准必要專利聲明數量全球佔比超42%,形成了涵蓋系統、芯片、終端等環節較為完整的5G產業鏈......這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涌現培厚了土壤。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扎實推進5G"建、用、研"協同發展,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就能不斷打開新的發展空間,把"上半程"積累的良好勢頭延續下去。

從行業實踐看,在技術演進和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5G—A、5G輕量化等新技術已經興起,為5G向6G發展提供了可能的路徑。這些新技術可以提供更快速、更可靠、成本更低的網絡連接,進一步夯實萬物互聯的網絡基礎,更好滿足精准操控、協同作業等場景需求。目前,國內多家電信運營商都在加快布局這一新賽道。更好把握當今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合理選擇技術路線,找准主攻方向,就能不斷塑造競爭新優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在5G技術加速演進的關鍵階段,加強謀劃,合理部署,統籌推進其商業應用和6G研發創新,定能更好地發揮信息通信行業"一業帶百業"的賦能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8日 05 版)

(責編:楊光宇、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客戶端下載

熱門排行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評論
  • 分享
  • 關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返回頂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