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主打知識服務旗號卻堅持"收入挂帥",飽受各方批評。
公開資料顯示,知網的主營業務收入,由2010年3.8億元、2011年4.5億元一路上漲,至2019年達到近10億元,2020年更超過11.6億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知網訂購費高企不下、連年上漲。近年來國內多所高校或科研機構曾因知網每年超過10%、甚至高達20%的價格漲幅而出現過暫停使用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22日以前,知網上的碩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15元/本,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25元/本。這一價格在趙德馨教授起訴事件之后,調整為7.5元/本、9.5元/本。而目前,知網規定2008年以后發表的碩士論文稿酬每篇60元,博士論文每篇100元。這樣的稿酬標准相比下載收益,可見知網利潤之可觀。
此外,知網在把持海量文獻數據、佔據了一家獨大的優勢地位后,不僅對使用者規定最低充值消費額度,還對機構使用者連年抬高售價,被質疑涉嫌壟斷。
知網是國內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在國內文獻檢索領域佔據很高的市場份額。因此,對於知網提出的漲價要求,大部分機構使用者隻能被迫接受。
從本質看,主打知識服務的知網,和其他學術期刊庫一樣,都是學術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屬於對知識生產起幫扶作用的臂肘羽翼,但絕不是控制知識生產的大腦中樞;其功能體現在服務知識創新上,是襯托紅花的綠葉,而不應是壟斷知識、借機牟利的"鏈頂獵食者"。
當然,平台運行必然需要成本,這可以理解。但也不該以高收入增長、高利潤回報為最高追求。知識創造者憑知識產權獲得合理收益,知識使用者為使用知識適當付費,平台靠中介服務收取恰當費用,這才是符合大眾預期、契合市場邏輯的知識服務模式。其中的價格機制,不應由平台自我掌控,機構和讀者作為消費者也有協商定價的正當權益,相關監管部門更需要切實履職盡責,確保公平公正,確保公眾利益。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把羊拖垮是最起碼的底線。公平交易的市場法則一旦損毀,那些損害公平的人肯定也不會有好前途。隻惦記著每篇論文賣多少錢、每家高校收多少錢是急功近利。知網在服務讀者上應有更多擔當、更多貢獻,在助力創新上應有更多情懷、更高追求,如此方能行穩致遠。
相關鏈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0]5494-1075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