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医要闻

启动育人"新引擎" 孵化思政"金品牌"——首都医科大学首批辅导员工作室立项评审会顺利举行

来源:学生处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3日 浏览次数:

为深入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提升我校学生工作整体效能,11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辅导员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首批辅导员工作室立项评审会。校党委副书记张莉鑫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莉鑫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张莉鑫在讲话中强调,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是落实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辅导员队伍从"事务型"向"专家型"转变的关键路径。她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将工作室打造为辅导员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的孵化平台;三要强化服务保障与项目督导,促进资源共享与团队协作;四要注重品牌培育与成果转化,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首医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思政工作品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动能。

评审专家对工作室申报项目进行点评

本次评审会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北京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副主任齐成龙,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王爱华,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伟,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魏京云,兼职辅导员史淑萍以及学生部(处)、研思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担任评委。各学院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及临床医学院教育处教师到场观摩。

此次辅导员工作室申报工作得到各学院和部门的积极响应,共有18个项目进入立项答辩。申报方向涵盖医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志愿服务、资助育人、国防教育、特殊群体学生成长及辅导员能力提升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学校学生工作的系统布局与创新活力。

辅导员工作室立项评审会现场

18名工作室申请人围绕建设目标、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等进行汇报。评审专家对工作室的选题与定位予以肯定,并围绕"深化研究、培育品牌、队伍发展"提出建议,希望各工作室进一步聚焦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加强本部与临床在学生工作中的贯通融合,推进实践研究与成果转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促进辅导员队伍从"解决具体问题"向"构建育人生态"转型升级。

辅导员工作室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成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平台,对构建高水平学生工作体系、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学校辅导员发展中心将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将其打造为引导医学生全面成长的"智慧引擎",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学生工作创新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撰稿:康概

摄影:崔鑫

编辑:李晓曦

排版:王婉婷

审核:张瀛


分享:

版权所有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地址:北京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箱:shmzhf@ccmu.edu.cn 电话:010-83916554 邮编:100069

TOP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