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2025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展示

"AI医生"把脉设备故障

刘益佳
2025年09月29日09:22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走进江苏小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云智能")监测中心,数十公里外常州中天钢铁线材厂PSM轧钢机组的运行状态正以三维模型和数据流的形式实时呈现。

"过去,一台大型机组出现异常,工程师需要凭借经验,逐个部位地‘望闻问切’。"小云智能董事长刘建刚说,这个过程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期间生产线停滞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画像:小云智能研发的无线智能采集终端。受访者供图]

小云智能研发的无线智能采集终端。受访者供图

解决这一痛点的"秘密武器"是一个巴掌大小的设备。2024年,由小云智能研发的无线三轴温振智能传感器问世。它看上去并不起眼,却能同步采集振动、温度、工况参数的三维数据,加上自主研发的AI运维大模型的辅助,即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精准识别,就像一位实时在线的"AI医生"。

"故障发生前,设备通常会出现振动加剧、温度升高等细微征兆,这些往往是人工难以察觉的。"小云智能技术总监张辰啸博士解释道,传感器如同一位永不疲倦的哨兵,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就会反馈给AI设备运维系统,从而诊断出设备病灶部位,并对问题进行预测性维护。

"人工智能的引入,让工业运维告别对工程师检修的依赖,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预警与智能诊断。"张辰啸说,"哪里出现问题就解决哪里,维护效率高多了。"

[画像:刘建刚介绍轧钢机组三维模型。人民网 刘益佳摄]

刘建刚介绍轧钢机组三维模型。人民网 刘益佳摄

稳定性是工业无线通信的核心挑战。目前,小云智能通过自主研发,已实现从模拟到数字、从有线到无线、从单轴到三轴的三重技术跨越,其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90%以上,可实现5分钟每组的高频波形数据传输,为预测性维护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并在钢铁、采矿、石油等多个领域应用推广,2025年产品订单金额达3000万元。

"桥梁健康监测、轨道交通、船舶、水利乃至航空发动机......展望未来,小云智能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共同发力,竞逐更广阔的天地。"在刘建刚看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一场以"预测"为核心的工业运维革命,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稳步迈进。

(责编:耿志超、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