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阳山镇返乡新农人高淼洁、张烨琳
新桃农种出香甜水蜜桃(追梦路上)
本报记者 申 琳
《人民日报》(2025年8月29日第7版)
两位昔日"白领",如今都成了种出香甜水蜜桃的新桃农。前不久,在江苏无锡惠山区今年的优质水蜜桃评选中,阳山镇高淼洁、张烨琳两位新农人的家庭农庄双双获得大奖。
阳山水蜜桃汁多味甜,是无锡的城市名片之一。阳山镇是远近闻名的桃乡,种植着3.8万亩水蜜桃,年产量3.5万吨,产值超9亿元。近年来,随着阳山水蜜桃走俏,不少外出工作的村民选择返乡,为家乡的水蜜桃事业贡献力量。
张烨琳在桃园忙碌。谢 宸摄
高淼洁家的桃园喜获丰收。王蔺廉摄
高淼洁年近40岁,是土生土长的阳山镇桃园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市区一家连锁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5年前辞职回乡专门做起了水蜜桃产业。"父母眼看快70岁了,水蜜桃之乡特别需要年轻人,何况我这阳山女儿也真心热爱桃乡。"高淼洁爽朗笑道。
在采摘季,不到早晨6点,高淼洁就急匆匆赶到自家桃园,摘好的桃子已经一筐筐摆满了田头。白里透红的水蜜桃,水灵、粉嫩,仿佛一张张娃娃脸。
"天太热,大家每天不到4点就起床了,保证天蒙蒙亮就采摘。"高淼洁帮忙把桃子运到不远处的仓库,套袋、装箱、贴快递单,忙碌不停。
《人民日报》2025年8月29日7版 版面截图
高淼洁说,父亲18岁就种桃,至今已种了50年,自己是在桃园里长大的,年少记忆里满是绿的树、红的花、粉的桃......"咱阳山的桃园多美啊,特别是这水蜜桃,吃一颗唇齿留香。"从施肥、除草,到剪枝、授粉,再到套袋、采摘,这一套种桃本领她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会了。读中学的暑假,她还跟着父亲在村里收桃子再拉到上海批发市场售卖,一路颠簸,酷热难耐,但丰收的喜悦总在心间。
回乡之后,高淼洁立马成了家里水蜜桃种植的操盘手,父亲母亲、公公婆婆几位老桃农忙田间管理,她负责营销推广,制作小视频得心应手,农忙时还给老人打下手,把20亩桃园经营得有条不紊。"阳山水蜜桃品质越来越好,近几年物流又方便,现在坐在田里就把桃子卖掉了,有时买桃人的电话多得都接不过来!"高淼洁笑着说出甜蜜的烦恼。
这几年,高淼洁家里的桃园在一点点扩大,除了原来自家的桃园,陆续有亲戚和村里人转给她一两亩地,她总乐于接过来,稳扎稳打搞适度规模经营。邻近的阿公阿婆看她在田里忙活,也跟她拉话:"过几年我们种不动桃子,就交给你种吧!""好咯好咯!"高淼洁连声答应。
张烨琳年龄比高淼洁小几岁,家在阳山镇火炬村。前些年她在企业做审计工作,业余也帮着家里卖桃子。去年干脆辞职回乡,一门心思经营自家的30亩桃园。"我的朋友们第一次吃到阳山水蜜桃后赞不绝口,说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张烨琳快人快语。
张烨琳种桃,希望提升其中的科技含量。首先是稳定甜度。这两年,她试验多种种植配方,用发酵的黄豆渣施肥,努力把水蜜桃甜度稳定在口感最好的15度上下。今年水蜜桃初上市时,张烨琳天天盯着桃子的甜度和品相,"又紧张又期待,有一种在职场时年审的感觉。"
张烨琳对农业机械化也感兴趣,自家桃园里用上了旋耕机、挖掘机、割草机等,还铺设了自动喷淋系统,手机上一点,系统就启动工作。外出参观学习时,她发现有很多适合各种种植场景的先进机械和工具,光剪枝工具就有很多种,"这些工具如果用到水蜜桃种植上,能帮助桃农提高效率,种出更多更好的桃子。"
"水蜜桃种植最大的困境是后继乏人,老桃农们一天天老去,新桃农如何才能接得上?"张烨琳说,希望通过机械化,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
这几年,阳山镇返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为桃乡带来了新变化,他们忙碌的可不止一个蜜桃季。种桃之余,高淼洁在栽培绿植,也做丝绸文创。张烨琳则把自家桃园做成了小型农业综合体,有民宿、餐饮、菜园,可以承接团建活动、青少年科普教育。新桃农眼里的桃乡,一年四季都有美好风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