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江苏靖江:一座老工业园区的焕新

王丹丹
2024年08月14日11:08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走进新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新程公司")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智能制造一期项目车间,超大型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上万平方米的车间内,只有8个工人作业。这是江苏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园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后的一幕场景。

作为当地起步较早的开发园区,如何让老项目焕发新活力?近年来,城南园区围绕"新能源、轻量化",持续挖掘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不断提质增效。

新程热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王丹丹摄

新程公司热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 王丹丹摄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

"2023年城南园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开票销售98亿元,新程公司就占了60%。"作为一家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龙头企业,新程公司以前主要给油车做配套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谢栋炜说,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增加,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应用广泛,为抢占新赛道,公司近年来积极改进一体化成型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去年底,新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智能制造一期项目投产。谢栋炜介绍,此次上新的项目共三期,总投资10.8亿元,达产后可年产高强度轻量化汽车零件428万套、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420万套。

不止新程公司,基于城南园区用地紧张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园区企业纷纷尝试对传统产业进行重构。

"‘新能源、轻量化’便是城南园区汽配产业的升级方向。"城南园区经发科负责人黄军介绍,园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集中有限土地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形成一批示范引领的项目,抓好传统汽配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带动周边企业进行配套生产,促进产业链加快向集群化迈进,加快重塑城南产业竞争新优势。

2023年7月,靖江市轻量化车身零部件产业集群获评江苏省首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群运营管理机构即为城南园区。据了解,城南园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规模目前占园区整体产业规模的1/3以上,占靖江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整体规模的近1/4。3年来,城南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由20家增至80余家,汽配行业总开票从65亿元增加到近100亿元,其中新能源板块从10亿元增加到50亿元,占比从15%增加到53%。

[画像:恒义员工在操作数字化系统。人民网 王丹丹摄]

恒义公司员工在操作数字化系统。人民网 王丹丹摄

"智改数转"大势所趋

在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恒义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托盘智能车间,随着机器人焊接操作,自动化流程运转,一批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托盘整齐堆放,即将发往主机厂。

作为城南园区转型较早的企业,恒义公司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多年,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托盘总成、油缸总成、汽车电驱变速箱控制系统等。2023年,企业实现销售额17.7亿元,其中新能源配套件销售占比达到90%。

2011年起,恒义公司即着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对传统重型汽车底盘零部件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的同时,开始投入建设智能车间,先后引进了电池箱气密检测、机器人焊接等设备126台(套),当时智能化生产设备比例达到72%。去年,该公司投资5.2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新购焊接机器人工作站、龙门加工中心等设备约150台(套)。

"除了硬件设备的投入,公司注重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电池托盘低压铸造工艺优化与仿真,研发效率提高了30%。"恒义公司副总经理贾峰说,目前,企业已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和省五星级上云企业。

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智改数转"成为当地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选择。城南园区亦制定激励政策,引入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智改数转"相关规划和个性化解决方案。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城南园区汽配产业获评省工业互联网智能标杆工厂2家,省智能车间8个。

[画像:恒力自动化抓取机器人正在作业。人民网 王丹丹摄]

恒力公司自动化抓取机器人正在作业。人民网 王丹丹摄

创新平台助企发展

"这款制动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相匹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恒力公司")黄俊劳模创新工作室内,关于产品技术改进、创新研发的讨论已是常态。凭借不断的技改和创新,黄俊和团队每年为企业创造3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恒力公司扎根靖江本土已有60余年,是国内较早从事汽车制动系统研发、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商用车领域配套份额常年位居国内前列,创新是恒力制动器的"活力密码"。

"通过城南园区和市科技局的资源对接,企业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理念得以实施,公司现已申请专利200余项。"恒力公司创新办副主任陈林说,针对商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公司成立了技术中心、创新工作室,联手科研院所开发新产品新系统,并与清华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达成产学研用合作,力促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近年来,城南园区坚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和各类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已成长为园区支柱产业。作为江苏省科技创业与发展创新特色园区,园区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个。

(责编:黄竹岩、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