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政观江苏

上半年GDP差距仅1亿多元 江苏两座"腰部城市"的竞逐

俞杨
2024年08月04日07:14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近日,江苏各地202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发布,除了5座万亿城市表现稳中有进,扬州和盐城这两座"腰部城市"越来越接近的经济总量成为看点之一。数据显示,上半年,扬州实现GDP3577.28亿元,同比增长5.7%;盐城实现GDP3575.9亿元,同比增长5.8%,两地差距已缩小到1.38亿元。盐城赶超扬州,似已指日可待;与此同时,两地都在向着万亿之城奋力争先。

回首2023年,扬州、盐城的GDP分别为7423.26亿元、7403.87亿元,盐城与扬州的总量差距不足20亿元。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这两座城市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扬州GDP为2933亿元,2022年增长到7105亿元,10年连跨5个千亿台阶;盐城的GDP则由2012年的312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080亿元,10年跨越4个千亿台阶。两地在江苏全省的位次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胶着状态。

就全省看,江苏13座城市梯度态势明显。随着常州GDP2023年突破万亿,江苏万亿之城已增至5座。徐州以8900亿元的经济总量紧随常州之后,并有望在2025年跻身万亿城。再之后即为扬州、盐城,两地2023年经济规模均在7000亿级。人民网注意到,继扬州市2023年提出"十五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之后,盐城市也在今年初提出"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迈入万亿之城"。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程俊杰认为,近年来,扬州、盐城等地增长态势强劲,与省内其他设区市之间已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而非单向虹吸或转移,这反映了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发展态势长期处于中游。去年5月,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表示,要向第一看齐、向一等看齐,不能有"居中思维"。随后,《扬州日报》围绕"冲破居中思维"刊发了多篇评论,呼吁"走出舒适区,告别温吞水"。

今年初,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该市政协开幕会上表示,自觉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全国全省大格局中找准"标杆",要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不是最好,就学习最好,努力做得更好,确保各项工作省内争先进、全国有影响。

在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看来,盐城近年工业项目多、产业培育新、绿色低碳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充沛的后发力量。

争先进位之战,最终拼的还是产业上的真功夫。"两座‘腰部城市’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坚持科技创新。"程俊杰说,围绕本地区位特色、产业基础、科技人才等条件,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市场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扬州在去年确立"613"产业体系后,正围绕这条主线发力经济。当年,扬州市工业开票首次突破8000亿元,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发挥了支柱作用,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开票近20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近15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突破1000亿元。

同样,盐城亦对产业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梳理形成了"5+2"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23条重点产业链。去年,盐城工业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关口,五大主导产业中,新材料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千亿元,汽车产业逼近千亿元。

沈坤荣认为,虽然扬州、盐城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各有千秋,坚守实体经济、坚持科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江苏区域发展格局中,各市唯有以‘新’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只手’共同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形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蓬勃动力。"

(责编:赵登岩、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