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吉林-新华网特别报道专题

高质量发展看吉林-新华网特别报道专题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近年来,松原市在营造鼓励企业加强创新上下功夫,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11月17日,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开幕式现场。
白山松水间,吉林持续正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经济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25日,吉林省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全省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积极变化明显,产业亮点频出。
秋风送爽,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地处中国东北的吉林省进入了一年中最绚烂多彩的时节。金黄、沉绿、霜红、暖橘、湛蓝......五颜六色泼洒在吉林大地上,勾勒出如梦似幻的"醉"美吉林秋景。
金秋十月,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传来:9月份,吉林省工程机械总体开工率75.75%,位居全国第一,环比增长4.33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二。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吉林省路面设备开工率环比增长26.3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阵地,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衔接点。
"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多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吉林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逐渐形成东西旅游"双环线"、冰雪避暑"双产业"的发展架构,并将旅游业确定为"十四五"时期三大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
"超级黄金周"来临,各处红旗招展,枫叶火红,吉林省文旅市场也活力迸发,态势火热。从生态风光到"城市漫步",从民俗风情到文化活动,吉林各地紧抓"窗口期",解锁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成就新体验,加速释放市场消费潜力,全力打造"万亿级"旅游产业。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5年来,吉林省焕新一座湖,进而带动发展一座城,映射全省生态变化之进。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成为吉林生动现实。
创新场景打造"悦动辽源欢乐荟"、激发活力吹响吉林"乡BA"、文化惠民举办多彩演艺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吉林省辽源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培育新产品新业态为依托,以举办节庆赛事为重点,全力探索构建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在与百姓的"同频共振"中,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东眺,层峦叠嶂、森林滴翠;西望,草甸成片、河湖连通;中瞰,沃野千里、稻米飘香......5年来,吉林省逐步打造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大美生态吉林显蝶变。
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辽源市是我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原煤产量曾一度接近全国总产量4%。经历十多年经济徘徊不前,2008年,辽源被列为"国家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当地通过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初步培育了高精铝加工业、纺织袜业、农产品加工业、医药健康、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日前,长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长春将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确定十个方面振兴任务,赋城市以希望,给市民以鼓舞,予企业家以信心,新华社近日对企业家代表进行专访,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心声......
秋分时节,东北松嫩平原上,青纱帐里渐渐泛起金黄。吉林省各地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虽然今年东北局地遭遇春旱、洪灾,但吉林紧抓"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建良田、提单产、肥黑土......如今,黑土粮仓再迎丰收。
在国内,中国一汽研发的解放J7高端牵引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海外,中车长客生产的轨道客车行驶在各个大洲,"中国智造"贡献着"中国方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能,以联通欧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瞄准新质生产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正在老工业基地吉林崛起。
暑期旅游旺季刚过,吉林长白山依然游客如织。碧蓝清澈的天池、纯净醉人的空气、苍翠连绵的林海、悠闲美丽的小镇......这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不断地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吉林省利用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借助电力外送通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并聚拢风电装备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让清洁能源发电的价格优势得以彰显。
近年来,长春市不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帮助企业疏堵点、祛痛点、克难点,助推长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使百姓幸福感不断攀升是服务群众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长春市动态性实施"幸福长春行动计划",关注重点群体,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改善民生福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渐增强。
从住房就业到上学看病,从养老出行到休闲娱乐......吉林长春,这座有温度的城市用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绩交出了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稳稳托起了百姓的幸福感。
只此青绿,不止青绿。近年来,长春市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从"泥水村"到"鲜花村",紧盯"人居环境",锁定"美丽乡村",团山子屯、马鞍山村等地的"蝶变"只是长春市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的几个典型代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