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售楼部开来的接驳车,把一波客户送至楼盘,随即接上刚看完样板房的客户折返。
国庆节当日,在广州芳村一带的一处热门楼盘,这样的无缝衔接转个不停。售楼大厅里,建筑沙盘上的激光笔来回重叠,几组客户同时驻足,另一边满桌的看房市民正与销售人员计算着价格。激昂的音乐声、孩子嬉闹声、洽谈声混杂出的热闹,反衬得隔板里的签约处气氛肃静。
这份静又不时被签约成功的道贺声打破——"9点上班,9点半就卖了六七套。他们之前来看过,等到‘十一’价格合适就直接来下单了。"该楼盘销售人员说。
"十一"长假期间历来是楼市促销的关键节点,业内有着"金九银十"的说法。但今年的市场,悄然发生着变化。
比起前些年看房客关注升值潜力而言,多位房产中介坦言,现在大家更关注房子适不适合自住、品质好不好,面对价格优惠显得更理性。"以前没多少‘好房子’概念,现在从国家、开发商到消费者层面,都在追求居住品质,比如层高、容积率、配套设施还有其他建筑质量方面。"中介肖先生(化姓)说。
眼见为实。3日,在海珠区的一处楼盘样板房,三组看房客同时挤在一起,问询和解答声碰撞着——
"客厅这么大?""其实可以加堵墙变成一个房间。"
"116平方米的户型感觉跟豪宅一样,也很周正。""但西南朝向,这么多玻璃会不会很晒?"
"这是得房率120%的‘超新规’产品,现在不让超过100%,所以是窗口期的‘绝版’户型。"销售人员介绍,建筑面积约85平方米的房屋实际面积可达100平方米,甚至可做成四房。
所谓新规,是广州市2023年11月出台的《广州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办法》,其中将住宅阳台半计容比例从15%放宽至20%,允许设置不限进深的主景观阳台。此后,开发商利用这一规定,通过大面积使用飘窗、将房间部分区域报建为阳台等手段规避面积计算,高得房率竞赛愈发激烈,直至政策收紧的声音传来。
"现在的新房改观很大,非常打动我,有的面积不大但设计得很温馨,甚至有的户型在我心中是艺术品。""十一"期间看了近10处楼盘的李先生(化姓)说,房子终究是件消费品,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喜欢的才是关键。业内人士指出,这轮围绕"好房子"的探索,虽伴随争议,但客观上促使市场更加关注住宅的实际居住舒适度和功能设计。
有人"淘房"观望,有人下了订单。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9日公布数据,10月1日至8日,全市重点一手楼盘到访4.27万组次,重点一手楼盘认购2004套,与9月23日至30日相比均有300%以上的增长。
1日,在广州黄埔区的一处楼盘,梁女士和未婚夫砸开了象征"成为业主"的金蛋,"作为年轻人第一套房,我们最看重的就是通勤距离以及房产以后的流通价值"。她表示,虽然这处楼盘单价较高,但是得房率高,"总体不亏"。
然而,同在售楼处的吴先生(化姓)则手持刚刚算好的置业计划书感叹,他看中的94平方米户型总价已从之前了解的330多万元涨至350多万元,决定继续观望。"我在天河上班,之前因限购政策把房子买在了增城新塘。限购放开后,就一直想置换到离天河更近的黄埔。这里地铁直达,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广州多位中介透露,尽管不少楼盘推出了折扣、补贴乃至赠送全屋家电等促销手段,但优惠力度总体不及往年同期,策略偏向在"稳"中刺激消费。吴先生也提到,去年此时一处降价得厉害的楼盘,今年动静不大。
"十一"前夕,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头部房企推出了2025年好房焕新季活动,共同承诺"稳市场、保品质、惠民生",一些指定房源还被承诺"保价"至年底。
梁女士提到,所选楼盘其实从9月开始加推新楼栋后,给出的优惠就是"十一"期间的99折。"从去年开始一直在综合考量,现在觉得合适就入手,不然小户型就要卖完了。"她与未婚夫计划本月领证,同时完成安家与成家两件大事。
"心情很平静,接下来就按部就班完成按揭。使用双方住房公积金后,月供和在这附近租房的成本差不多,压力不算大。"梁女士说,"期待奔向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