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北方明显降温,南方持续高温

南北方天气为何差异这么大?

2025年10月10日09: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期,北方多地降雨降温,南方多地持续高温天气。

气象监测显示,10月9日白天,陕西北部、河北中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北部、山东西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江西、湖南东部、湖北东部、重庆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38摄氏度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9日夜间至13日,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9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与此同时,江南、华南地区高温天气持续,预计10日至13日,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北部和东部、广西东北部、湖南东部和南部等地有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摄氏度以上。

北方明显降温,南方持续高温,为何南北方天气差异那么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解释,此次华北等地降雨、南方高温天气过程均受到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影响。由于副高是庞大的暖性高压系统,被其控制和笼罩的地域晴朗少雨且炎热,而处于其边缘地域容易发生降雨。

在北方地区,由于副高偏北偏强,配合北方地区冷空气活跃,降水沿着副高北侧发生,加上此次过程低空急流发展强盛,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导致外围的暖湿气流较强。同时,回流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在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黄淮一带长时间停留,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导致降水量较大。

在南方地区,江南、华南地区被副高覆盖,晴热少雨,加上副高内部下沉气流作用,导致部分地区高温持续。

针对南北方温差较大的情况,杨舒楠介绍,由于前期全国范围气温普遍偏高,所以此次降温幅度相对较大,华北、黄淮最高气温下降明显。此次降温后,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2—4摄氏度,局地偏低6摄氏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接近同期最低值。而南方受副高影响,持续高温,也进一步导致南北方温差加大。

专家分析,未来几天,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黄淮等地的降雨过程仍将持续,虽然雨势总体较为平稳,但雨带移动较慢,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较大。预计13日至14日,华北、黄淮地区降水将自北向南陆续结束。气温方面,冷空气对华北、黄淮等地的降温影响将趋于结束,但受补充冷空气和持续降雨影响,气温偏低的状态仍将持续。

专家提醒,受持续降雨影响,陕西、山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甘肃南部等地有山洪、地质灾害或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上述地区需警惕次生灾害的发生。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土壤过湿持续或加重,部分农田渍涝风险较高,秋收秋种作业受阻。上述地区应避雨抢收成熟作物,采取通风存储、烘干等措施,降低发芽霉变风险;及时排涝降渍,腾茬整地,适时秋播。而在南方,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江西东北部土壤缺墒将进一步发展,需注意造墒播种油菜,促进正常出苗。(记者 李红梅)

(责编:邹慧、王思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行进中国丨硬"核"团队攻坚记
"眼前这个设备看似平平无奇,却是我国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换卸料系统的核心设备——氦气压缩机,也是我们团队五年来的全部心血!"在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
高端+智能 国产"铁牛"驰骋黑土地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耕地面积占黑龙江省的八分之一,也是我国农机制造工业的摇篮。多年来,佳木斯市与中国农机院、中国一拖、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成功打造了高端智能农机产学研基地...
推荐视频
  • 东北米饭何以格外香?04:30
  • 吃鱼,抚远是认真的!01:47
  • 亚洲首座"超级大冰箱"开机00:19
客户端下载

热门排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