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生态养殖尽显"科技范儿"-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9/23 16:35:23
来源:遵义日报

遵义生态养殖尽显"科技范儿"

字体:
分享到:
(追記) (追記ここまで)

遵义生态养殖尽显"科技范儿"

2025年09月23日 16:35:23 来源:遵义日报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密码,藏在科技赋能里。近年来,遵义市立足生态优势,在水产、禽蛋等养殖领域持续探索,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循环化技术应用和全产业链布局,让传统养殖业彻底"改头换面",走出一条绿色高效的新路子。

位于红花岗区深溪镇的遵义市鼎昕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的27座现代化养殖大棚已进入投产倒计时,这几天技术工人正忙着最后的设备调试和蓄水备苗工作。这个总投资6300万元的项目,引入了国内先进的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了生态养殖。

"外塘养殖靠天吃饭,工厂化养殖全凭技术说话。"遵义市鼎昕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钟宇英揭秘,大棚内的水温、水质全程精准调控,循环流动的水体养出的鱼,不仅没有土腥味,口感还鲜嫩爽滑。目前,首批5万尾鳜鱼苗已顺利在这里"安家",9月底前还将完成30万尾鲈鱼苗的投放工作。

除了养殖环境可控外,该项目还创新采用"广州育苗,遵义培育"的模式,实现能养三季鱼,大幅提升养殖效率。这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总投资4000万元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这套系统集增氧、循环、微滤、杀菌、曝气、制氧等功能于一体,不仅能让水体实现全循环利用,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一名工人通过调控设备参数,就能管理多个养殖大棚,完成数十万斤鱼的养殖管理,全程规范又高效。

在养殖区,记者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已投放鳜鱼苗的2个养殖池内,鱼苗活力满满;其余养殖池正处于"培菌曝气"的关键阶段——技术工人通过培育水体微生物,精准调节氧气、有机物及矿物质含量,为即将投放的鲈鱼苗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每次投苗前,水体都要经过半个月科学培育,就是为了保障鱼苗成活率。"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整个项目今年11月初将全部投产,明年三四月份首批鱼苗开始出塘。预计项目年销售额可超3500万元,利润约10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高斌说,公司将始终严守生态环保底线,通过智能化循环水系统,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高效的现代水产养殖模式。

同样实现智能化转型的还有播州区的蛋鸡养殖业。贵州遵义百顺蛋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生态化改造,成为从"规模养殖"逆袭成"智慧生态"的新典范。基地内,10栋干净整洁的现代化鸡舍整齐排列,蛋鸡住着"高层公寓",吃着科学配比的营养餐,鸡舍里恒温恒湿,舒服得很。中央控制室内,技术人员轻点鼠标,各项环境数据和鸡群健康状况参数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大屏幕上。

"这套系统集成了互联网、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市面上较全面的养鸡系统,能24小时精准调控鸡舍环境。"该公司技术主管孟凡盛说,在生态治理上,基地即将启用8台发酵罐,对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鸡粪无害化处理后转变成优质有机肥,销往周边省市,解决了养殖废弃物处理难题。

靠着无抗养殖、科学配料和严密检测,百顺鸡蛋品质优良,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依托高效物流,实现了"当日产、当日销",产品远销甘肃、广东等地。目前,百顺蛋业养殖的100万羽蛋鸡,每日产鲜鸡蛋超60万枚,企业年产值稳定在1.5亿元至1.8亿元,年鲜鸡蛋产量可达1.8万吨左右。

"我们从温控、水源、饲料等方面全链条把控,通过抽检与送检,确保每枚鸡蛋都优质。"贵州遵义百顺蛋业有限公司董事吴德洪表示,二期计划采用立体养殖模式,扩大规模、升级设备,做好"蛋鸡饲养—饲料生产—鸡粪加工"全产业链,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遵义市实现肉类产量50.63万吨、禽蛋产量3.9万吨、水产品产量7.67万吨,生态养殖业产值达200.9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科技赋能下的养殖业,正为遵义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筑牢根基。(记者 李燕 向维忠 唐宇 刘瑛 蔡城池)

【责任编辑:吴雨】
阅读下一篇:
新华社看贵州
(追記) (追記ここまで)
遵义生态养殖尽显"科技范儿"
遵义生态养殖尽显"科技范儿"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