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通道注意避让运输车,保持通畅;运输车现在可进入通道......"近日,走进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龙滩前明铝铁矿山有限公司,指挥室里安全监督管理员陈茂林正通过监控及无线对讲机对井下铝矿安全开采进行监管,生产场地一片忙碌。
龙滩前明铝铁矿山因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有线对讲机进行日常指挥调度,通讯信号极不稳定,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运行效率。今年5月,站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走访中收到该企业诉求后,第一时间联合通讯公司到现场会商,敲定基站安装方案,并全程跟踪监督,仅用两个月就让新基站投入使用。如今,企业采用无线与有线通讯相结合的方式指挥作业,通讯稳定性得到保障,生产运行高效又安全。
助企解决"通信难"正是清镇市党员干部转作风、强服务、促发展的生动实践。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镇市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实干笃行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以常态化全过程服务,助企破难促发展,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面对融资难、担保难、对接难"三座大山",清镇市王庄乡创新推出"线上+线下"双线模式服务企业。线上高效利用微信群精准推送政策、推广"走访码"实现需求"一键提",打通政策落地"最初一公里";线下同步启动"敲门行动",干部化身"融资顾问"带"政策包"逐家走访,建立动态台账,服务直达"最后一米"。
同时,王庄乡持续深化"政银互派"机制,组建联合工作服务组上门"把脉会诊",提供"一企一策"融资方案,破除信息孤岛。截至8月,王庄乡开展下沉走访服务200余次,成功推动86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资金累计1073万元。"以前贷款像‘闯关’,现在扫个码,就有干部上门指导,几天就到账了。"王庄乡辖区的贵州蓝国兵特种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兰国兵拿到贷款后,深有感触地说。
为有效解决工程审批"多、散、慢"的难点堵点,今年,清镇市在"企业之家"推动工程领域审批事项"一窗通办"改革工作,设立建设项目"清松办"办公室,下设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许可、竣工验收三个专业服务组,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清镇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发改局相关人员进驻"企业之家"集中办公,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一件事",终结企业"折返跑"历史。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理工程领域审批项目20余个。
"以前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追着企业跑。"7月31日,在清镇市企业家座谈会上,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维贵的发言道出共识。这家企业扎根清镇22年头,如今,贵阳联塑年均产值约10亿元,年均纳税约7000万元,解决了500多人就业,稳居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和贵州制造业100强。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清镇市生产总值165.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7.8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80.11亿元,增长7.5%。(代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