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罗甸县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高位统筹、排查整治、教育为先、社会联动"多措并举,紧盯全县39条河流、21座水库(水电站)、38处山塘等重点区域,精心部署,全力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堤坝"。
炎炎夏日,罗甸县广阔的水域和众多的河流因其清凉透彻吸引众多的村民和游客前来戏水游玩,这些区域也成为溺水事故的隐患区。暑期以来,罗甸县水务局、教育局、乡(镇、街道)等多部门联动深入防溺水区域开展日常巡查和防溺水知识宣传,守护当"夏",密织安全网。
安排部署防溺水有关工作。
高位统筹,责任体系"完整闭环"
入夏以来,罗甸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水务、教育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罗甸县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和学校、家庭的主体责任,构建起"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工作格局。
"当前,罗甸县采取‘三个三’举措,通过社会面进校园进家庭宣传,实行隐患排查、巡查值守、责任落实到位,强化联席会议、督导检查、复盘问责机制,筑牢未成年人溺水防范底线。"罗甸县水务局副局长柳军华介绍,今年以来,罗甸县围绕"压责任、强宣传、排隐患、建机制"四个关键环节,采取社会宣传、校园宣传、家庭宣传三种宣传方式;隐患排查到位、巡查值守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三个到位管控;联席会议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复盘问责机制三大机制联动;强化源头预防处理宣传教育网完善保障机制,筑牢安全防护线,联动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切实为防溺水安全保驾护航。
向儿童宣传防溺水知识。
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无处遁形"
严密防范,坚决遏制溺水事故发生。罗甸县聚焦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组织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河流、水库、山塘、沟渠、旅游景区、湿地公园等各类水域进行拉网式、滚动式排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排查水域5613处(次),识别重点水域229处。新增或更换醒目、规范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牌107块,在危险水域增设防溺水"四个一"设施275套(即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条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安装防护网7处353米,组织河湖长、巡坝责任人、志愿者等巡查5917人次,对未成年人水边玩耍行为进行有效劝阻1690人次。
"斛兴街道办在玉湖公园河段设立了5个巡逻点,每天分早、中、晚三班,轮班人员30余人,对沿河周边群众和游客进行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和游客的防溺水意识。"罗甸县斛兴街道工作人员车金桃介绍,每天都有街道办工作人员、村级巡河巡查人员、志愿者等在分管水域滚动式、拉网式巡查宣传劝阻,还随时检查相关急救设施的安全。
"在防溺水工作上,龙坪镇紧紧抓住‘管住水’和‘守住人’这两个关键突破口,双管齐下,全力筑牢安全防线。开展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以来,我镇共排查出风险水域41处,每个风险水域均安排干部巡查值守,截至目前,每天派出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干部不少于80人,劝离未成年人1000余人(次)。"罗甸县龙坪镇副镇长熊靖说,龙坪镇在全镇风险水域进行了彻底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每个风险水域点都明确了镇、村、片、点四级责任人,确保"每片水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巡"。
布置安全警示线。
教育为先,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未成年人防溺水的主阵地在校园。暑假前期,罗甸县坚持教育为先,让防溺水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抓牢校园主阵地,由教育部门牵头,在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累计覆盖学生约4.5万人,发放宣传资料6.8万余份,实现了校园宣传教育全覆盖。
在宣传防溺水工作中,罗甸县创新运用"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模式,通过乡村大喇叭、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深入村寨、家庭开展宣传活动60余场,加大社会氛围营造,推动防溺水知识及自救技能家喻户晓,凝聚"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社会共识,并通过家校协同聚力,在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信及线上推送安全提醒4000余条。同时,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防溺水在行动】专栏,通过"罗甸新闻"电视栏目、罗甸融媒App、"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微信公众号、罗甸融媒抖音号等多平台刊播,并积极向上级媒体推送。截至目前,已累计刊播防溺水相关稿件及视频123条次,其中县级平台刊播103条次,州级以上平台刊播20条次。
"暑假期间,我们组建了以学校为单元的志愿服务防溺水巡查队伍,目前全县40余支志愿者队伍,遍及全县重点水域,每日按照两次的频度开展重点水域巡查,及时推动涉水学生信息共享,确保涉及涉水学生在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学校的专门引导和家访教育,确保‘校家社’防溺水阵线筑得更牢、更实、更细。"罗甸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华介绍,在暑假前,罗甸县教育部门已经按照上好一次互动式主题班会课、开展一次课间10分钟快问快答、布置一次暑期安全教育作业、再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一次班级管理约谈提醒、开好一次暑期安全家长会、开展一次放假当天的紧密对接暑期工作防溺水"七个一"工作措施开展学生防溺水工作,暑假期间,教育部门还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日常巡查。
医护人员讲解溺水急救知识。
社会联动,守护力量"攥指成拳"
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连日来,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溺水意识,在罗甸县各乡(镇、街道)、多部门联合开展多形式的防溺水应急演练活动,实景展示救生技巧,通过"警示教育+实操演示+综合宣传"三阶模式,提升社会群体、家长群体和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应急处置能力。
7月17日,罗甸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斛兴街道及县水务局、县应急局、县红十字会、县消防救援大队等12家单位,在学府社区开展"志愿守护·防溺平安"志愿服务示范活动。活动通过真实溺水案例还原、风险水域场景模拟及事故后果剖析,直观呈现溺水事件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深刻警示群众远离危险水域。
"罗甸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动各部门、乡(镇、街道)累计开展防溺水专题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9万余份,易地搬迁点、社区覆盖率达100%。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安全志愿服务常态化进社区,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罗甸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何与燕说,活动创新采用"观—练—学"递进模式,通过警示教育直观强化风险意识,专业演练提升实操能力,多元宣传巩固知识体系,形成防溺水能力培养闭环。
自开展防溺水工作以来,罗甸县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机制,教育、公安、应急、文旅等部门紧密协作,定期会商研判,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齐抓共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开展会商12次,联合开展应急演练2次,共同织就未成年人防溺水立体防护网。(王孝文 彭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