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巧下乡风文明"三步棋" 助推乡村振兴-新华网
罗甸:巧下乡风文明"三步棋" 助推乡村振兴-新华网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首页 要闻 政务 人事 廉政 乡村振兴 大数据 大生态 视频 专题 直播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罗甸:巧下乡风文明"三步棋" 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11月07日 16:48:24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美丽的乡村环境

  乡村之美不只是青山绿水的环境之美,也是人们高尚的精神文明之美、和谐的乡风文明之美。而乡风文明则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色与质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罗甸县通过建章立制、思想引领、选树典型,引导培育文明乡风,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广泛凝聚实施乡村振兴强大精神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下好建章立制"关键棋"

  "现在大家的观念和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改变,除了红白喜事,以前的贺新房、升学酒、满月酒这些都不办了,我觉得很好。"罗甸县边阳镇下坝村村民陈迪说道。

  的确,酒席泛滥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当各种五花八门、巧立名目办酒的时候,群众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针对这一现象,罗甸县采取建章立制的办法,出台了《罗甸县规范国家工作人员操办或参与婚丧酒席暂规定》《关于严禁操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等违规酒席的通知》《罗甸县2022年推行"积分制+乡风文明"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严格落实"个人申请、村级审批、镇级存档备案"审批程序,对违反规定和承诺的予以严肃查处,100%签订承诺书。并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选取10个移风易俗成效显著、文明创建常态开展、"一约四会"执行有力的村(社区)作为示范点,开展星级文明实践村民评比。政策的制定可谓一针见血,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了问题。

  与此同时,村里面广泛征求老党员、退休干部、乡贤人士的意见,制定完善群众认可、切合实际、约束有力村规民约,倡导群众按照统一模式和流程操办红白事。引导群众抵制低俗婚闹、大操大办、天价彩礼、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

"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活动现场"

  "要不断培育群众的文明习惯。"沫阳镇江亭村驻村干部王冬至说,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的积极性,切实转变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低俗婚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该村建立村"两委"负责、群众积极主动提供线索、红白理事会成员作记录的排查模式,依托村民会议、"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帮扶责任人开展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一对一"联系走访教育机制,对违反规定的群众严格批评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逐渐培养群众做移风易俗的推动者、实践者,让"移风易俗"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下好思想引领"制胜棋"

  "乡风文明建设首先从群众的思想上下功夫。"逢亭镇祥脚村驻村工作队长陈星志说,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引导群众在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中当好主角,对陈规陋习进行制止和规劝,营造"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的浓厚氛围。

沫阳村象棋比赛现场

  罗甸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强思想引领,该县从强化宣传宣讲入手,组建了以党政领导、党校讲师、机关干部、思政教师、法学会成员、道德模范为主力的"1+10+7"(1支县级宣讲团、10支乡镇宣讲团、7支行业宣讲团)宣讲队伍矩阵。创新"理论+"灵活宣讲模式,采取县级领导带头讲、部门主要领导集中讲、乡级领导班子岗位讲、专家报告辅导讲、宣讲团成员深入讲、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讲等多种形式,推动理论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引领乡村思想文化。

文艺演出现场

  同时,结合"两中心"融合,用好用活文明实践平台,通过微信问卷调查打造"微心愿征集平台"的"线上"服务与"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治理"铁三角"机制,让网格员上门走访倾听民声的"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掌握群众需求,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派发志愿项目,由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有针对性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让文明精神、文明之风吹拂心田。

  "节目真好看,希望以后经常来表演。"国庆期间,罗甸县"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公益文艺演出活动在大小井风景区举行,让当地群众和游客享受了一场场文化盛宴。村民黄家凤看完演出,开心地说。

村级文艺活动

  据了解,罗甸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禀赋,鼓励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以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事迹等为主题,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配乐诗词《扫黑除恶》、旗袍走秀《老有所乐》、布依八音《阿桑接亲》、配乐诗朗诵《麻怀颂歌》等优秀作品110余个,通过7支乡村文艺宣传队,以"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戏曲进乡村"公益文艺演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村寨(社区)开展演出活动,以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善于接受的方式,树良好家风、育淳朴民风、创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战略凝心铸魂。

  下好模范榜样"示范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罗甸县边阳镇岩脚村,有个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张桂莲,她十六年如一日地照顾婆婆,用实际行动诠释"孝"与"爱"。她不仅仁孝纯善、持家有方,和邻居们也相处得十分融洽。老人们说起她都一个劲地竖大拇指夸赞:"真是好媳妇!我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她也从不推辞,希望大家都向她学习。"

  张桂莲的融融春晖不仅温暖了自己的小家、温暖了街坊邻居,更是温暖了全县人民。而她,只是罗甸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选树典型的一个缩影。

  "罗甸不仅是红色革命老区,更是盛产劳动模范的沃土,是出先进典型的‘精神高地’。"罗甸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该县重点将挖掘先进典型"触角"向基层延伸,在群众中寻找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有温度的典型人物,并纳入"好人"库管理。

  同时通过开展征集优秀家训、家风故事,将"家训、家规、家风"融入道德讲堂活动,从身边生动例子、感人事迹、舆论热点话题入手,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广泛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以优秀家风家训带动社会风气,营造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据悉,该县还出台"定领导、定部门、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责任机制,采取镇村自主申报、部门联动指导、群众监督实施、评选部门测评验收为一体的方式。分门别类制定了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测评细则,形成了全民动员、全县覆盖、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局面,营造个个担担子,人人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汪强 ]

相关阅读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