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好玩丨来看看贵州化石的"显眼包"-新华网
科好玩丨来看看贵州化石的"显眼包"-新华网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首页 要闻 政务 人事 廉政 乡村振兴 大数据 大生态 视频 专题 直播
贵州频道返回首页
>>正文

科好玩丨来看看贵州化石的"显眼包"

2023年10月12日 09:32:22 来源:新华网

近期

2023年贵州绥阳双河洞国际洞穴科考

发布最新成果

中外科考人员在双河洞中

陆续发现了新的古生物化石

[フレーム]

10月11日是"国际化石日"

让我们走进

"古生物王国"贵州

一起来看看

那些沉睡已久的化石

这是双河洞区域古大熊猫化石

这类大熊猫曾生活在距今至少10万年前

和现生大熊猫一样

它们进化出"伪拇指"

能够方便地抓取它们喜爱吃的竹子

这是胡氏贵州龙化石

体型娇小的胡氏贵州龙

曾生活在距今2.37亿年前贵州兴义一带

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里

以小鱼小虾为食

和现今大部分爬行动物的繁衍方式不同

它们都是"卵胎生"

这是许氏创孔海百合化石

在距今2.35亿年前的贵州西部静谧海湾中

随处可见"海百合"的身影

作为贵州化石的"显眼包"

它们只是贵州几千类化石中的

沧海一粟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

全省有92.5%面积是山地、丘陵

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地区

然而

2亿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汪洋

曾是特提斯洋的一角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双河洞内发现古大熊猫化石。(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供图)

经过上亿年的地质作用

沧海变桑田

深海成高原

在如今的贵州喀斯特群山之下

无数古老的生命被封印

却借以化石之躯

叩开厚重的时间之门

以更神秘且坚毅的模样

在喀斯特高原之上

无声地述说着

生命的变迁

今后

随着古生物研究、科普等不断深入

这些被称为"地球文字"的化石

将被更多人"读懂"

策划:齐慧杰

监制:胡国香 胡星

记者:骆飞 杨焱彬 周宣妮

海报:汪强

视频:杨焱彬

编辑:陈倩 邱星翔

学术指导:

中国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罗永明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德远

部分复原图由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览陈列部提供

特别鸣谢: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责任编辑:邓娴 刘昌馀]

精彩视频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