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天
首页 宏观 金融 证券 科创板 产经 消费 科技 汽车 医药 能源 房产
财经 > 宏观> 正文

民政部: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2025年10月10日10:40 中国网财经
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分享

中国网财经10月10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民政部副部长李常官,副部长胡海峰,副部长刘振国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中国网 杨楠 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民政部部长 陆治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民政部对各位媒体朋友对民政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十四五"期间是民政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事业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民政事业发展指路领航。国务院召开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系统谋划部署民政工作。各级民政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发挥民政部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第一,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得到加强。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对象已经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实现了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已经累计服务126万康复对象。可以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化建设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困难群众。

第二,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发展迈出新步伐。老龄工作方面,完成老龄工作机构改革,新的老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扎实开展、"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老年人优待和权益维护更加有力。养老服务方面,全国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完成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这五年还办成办好了系列的为老实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进一步增进了老年人福祉。

第三,专项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婚姻服务方面,婚姻登记全面实行"全国通办",从今年5月10日起,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加快形成。殡葬服务方面,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有效补齐基层殡仪馆"空白点",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以及1.68万个公益性公墓,惠民殡葬持续推进。地名服务方面,开通上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

第四,相关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方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全国登记社会组织已经达到了86万个,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新成立了一批科技类社会组织,目前有2.4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治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目前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家,较2020年增长了70%;年度慈善捐赠总额最高突破了2000亿元,慈善氛围更加浓厚。"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到了8525亿元,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嘱托、接续奋进,努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紫祎)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推荐

明月共此时

奇峰迎旭日

加拿大:秋色迷人

一年一度灯船节

文章排行

  1. 超24亿人次!双节假期迎来"流动的中国"
  2. 节后A股有望迎"开门红"结构性机会或进一步增多
  3. "双节"假期文旅市场活力奔涌 远途游与深度游成主流
  4. 四季度宏观政策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5. 三领域数据向好折射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6. 外汇储备创年内新高 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7. 依法严打消费类重点产品制假售假 今年已抽查1.6万余批次产品
  8. IMF总裁:全球经济的真正考验可能即将到来
  9. 前三季度机构密集调研4561家A股公司 汽车零部件等赛道更吸睛
  10. 投资者"双节"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近期活动

友情链接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 财政部 民政部 人社部 自然资源部 住建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卫健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统计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外汇管理局 上交所 深交所 中金所 中国证券报 证券日报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周刊 新华财经 人民财经 CCTV经济 中国经济网 环球财经 新浪财经 腾讯财经 凤凰财经 网易财经 和讯 国际在线 金融界网站 每日经济新闻 汽车投诉平台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2081166

传真:0086-10-820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APP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ICP证 040089号-1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外宣服务与广告服务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828271 举报流程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