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写易智能创作引擎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云

让观众领略戏剧艺术多元魅力,为戏剧生态多样性注入活力

从中国戏剧节看传承与创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本报记者 江 南 王 珏
2025年09月24日05: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核心阅读

一部演了60多年的老戏,缘何登上国家级戏剧节?答案就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创新理念中。尊重艺术规律,打破"唯首演"门槛,鼓励精益求精;坚持"为观众多演出",推动戏剧走进城市空间、融入市井烟火......本届戏剧节释放诸多创新信号,展现了戏剧舞台传承经典、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一个意大利人由南向北走完运河的心愿,一条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由中央戏剧学院和浙江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创演的话剧《北上》,作为开幕演出亮相;一腔独特的南音,一次沉浸其中的观剧体验——新编传奇木偶剧《一鹤"飞"》,首登中国戏剧节舞台......

9月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政府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在浙江杭州举办,持续21天。

作为我国戏剧艺术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盛会,也是培养人才、促进创作、展示全国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戏剧节呈现和传递的艺术特色、创作理念,以及释放的诸多创新信号,值得关注。

鼓励精益求精,剧本改稿会升级为剧目提升会

"既有戏曲的唱念做打,也有话剧的激情、歌剧的抒情咏叹、滑稽戏的诙谐,还可以通过剧目感受不同地域文化、风景风情。中国戏剧节能让人领略戏剧艺术的多元魅力。"浙江省杭州市东坡大剧院门口,一名观众对着节目单规划"抢票"攻略。

本届戏剧节共42部剧目入围,包括29部参演剧目、1部特邀剧目和12部展演剧目。剧目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戏剧艺术门类。

"这些作品涵盖的门类格外丰富,集中呈现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丰硕成果。"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说,其中既有京剧、昆剧等耳熟能详、受众广泛的剧种,也包含一批承载地方文化基因的特色剧种。稀有乃至濒危剧种的亮相,既让更多观众领略其艺术魅力,也为戏剧生态多样性注入活力。山东柳子戏、湖南祁剧、满族新城戏、新疆曲子戏等剧种,都是首次登上中国戏剧节的舞台。

剧目题材类型上,以多样化的故事题材、丰富的呈现形式、鲜明的时代精神,展现戏剧艺术创作成果。

晋剧《望海楼台》、越剧《琵琶记》等整理改编传统戏,祁剧《清官李蛮牛》、琼剧《黄道婆》等新编古装故事剧,以及音乐剧《八女投江》、歌仔戏《烽火侨魂》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话剧《大国工匠》和《天边的草原》、滑稽戏《蒸蒸日上》、楚剧《田耕牛本传》、新疆曲子戏《天山兄弟情》等现实题材作品,一剧一格、百花齐放。

"不管老戏还是新戏,都得不断打磨、精益求精,才能以更好的面貌呈现给观众。"河北梆子《宝莲灯》的一名主创人员深有感触。

本届戏剧节将以往的剧本改稿会升级为剧目提升会,组织专家对入围剧目进行打磨,还推出系列文艺评论"杭州有戏",分别让"专家评""青年评""观众评",共同为剧目把脉支招。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名誉所长宋宝珍说,戏剧节鼓励院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激励演员对角色精雕细琢、塑造典型,助推剧目保持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拒绝"短效辉煌",追求"长效经典"

听戏听音,看戏看意。本届戏剧节在导向理念、办节形式等方面,都传递着"改变、改进、改革"的新意。

鼓励"十年磨一戏",历久也能够弥新。

诞生60多年、演出1600多场的河北梆子《宝莲灯》,1957年首演、上海京剧院2017年复排的《七侠五义》,改编自南戏、历经20多年打磨的瓯剧《杀狗劝夫记》,这3部"老戏"出现在本届戏剧节舞台上,突破中国戏剧节入选剧目必须是首演剧目的要求。

规则"门槛"的改变,体现出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弘扬"十年磨一戏"精神,鼓励持续打造精品,拒绝"短效辉煌",追求"长效经典"。

有专家表示,这一导向有利于扭转"唯奖项"倾向,改变以往一些剧目获奖后就"入库"的状况。

鼓励"为观众多演出",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为观众多演出,才能充分发挥戏剧的价值;在演出中不断接受观众检验,戏剧作品才能持续得到提升。"陈涌泉表示,本届戏剧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让深受观众喜爱、演出场次多的剧目优先上演。"还戏于民",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正体现了文艺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

戏剧节的评价标准还提出,不能"唯题材论",表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作品都是"主旋律"。

善用科技赋能,更要坚守戏剧本体。

婺剧《三打白骨精》中,由无人机扮演小蜜蜂,取代鱼竿操控的传统道具,成为舞台上一个创新亮点。

近年来,像这样将新技术用于戏剧舞台的尝试层出不穷。不少专家认为,既要善用科技赋能,更要坚守戏剧本体,更好地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戏剧艺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合理运用新技术,关键是把握好度和效、服务于剧目审美表达。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穆海亮认为,科技赋能戏剧创作,本意是激发灵感、增强表现力,但剧作本身的基本艺术元素必须有较高的"成色"。

文艺评论家沈勇表示,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在"减法"中提炼生活的本质真实,让舞台艺术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打破舞台界限,戏剧融入城市

当水袖拂过街舞的动感节拍,京剧的锣鼓撞上电子音乐的鼓点,越剧的婉转邂逅西湖的璀璨夜色,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传统与潮流碰撞,交织成一场场文化盛宴。

本届戏剧节开幕前,系列戏剧预热演出活动在杭州金沙湖大剧院、天目里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呈现,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界限。戏剧"快闪"、讲座等活动,让戏剧浸润城市生活、融入城市文化风景。

"中国戏剧节推动戏剧与城市双向赋能,对于优化戏剧生态、拓宽观众群体、提升市场效益大有裨益。"宋宝珍说。

戏剧舞台也要"节能减排"。本届戏剧节提倡绿色低碳办节,依托数字化平台搭建公众广泛参与的低碳互动场景。舞美设计制作倡导凝练节制、"一装多演",反对不计成本、浪费奢靡的所谓"大制作"。许多观众注意到,演出现场没有过度装饰的大型布景,道具多是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质。点滴细微的低碳举措,也是融入舞台艺术的绿色行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14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民族文学》举办"文学中的新疆"专号读刊会
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韦衍行)近日,由《民族文学》杂志主办、《民族文学》通道创阅中心协办的"大家读刊"第2期"文学中的新疆"——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读刊会以线上线下会议结合的方式举行。《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副主编朱钢、杨玉梅,以及作家、翻译家、读者代表和杂志社编辑30余人参加,围绕"文学中的新疆"专号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展开交流。...
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决赛在湖北十堰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刘颖颖)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进一步加强导游人才培养,提高入境旅游接待能力,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十堰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决赛,于9月17日在湖北省十堰市正式揭开帷幕。 本届大赛以"赓续中华文脉 建设旅游强国"为主题,在上届大赛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入境旅游接待能力,新增了英语组的比赛。...
客户端下载

热门排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3]4961-141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分享到: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