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人民網

人民日報報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報 中國能源報 健康時報 証券時報 國際金融報網 諷刺與幽默 中國城市報 新聞戰線 人民論壇 環球人物 中國經濟周刊 民生周刊 國家人文歷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數字

旗下網站

全國重點實驗室 環球網 海外網 人民圖片 人民網研究院 人民慕課

創新服務平台

寫易智能創作引擎 人民網智慧黨建體驗中心 828企業服務平台 人民雲

中國教育實現五大新突破 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質量教育體系

2025年09月23日12:3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郝孟佳)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十四五"規劃所確立的各項目標任務已全面高質量完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新突破。

第一,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取得新突破。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內教育和校外實踐雙向發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並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已經形成。持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發揮好教學、科研、管理和輔導員"四支隊伍"的重要作用,1885萬教師已經成為立德樹人的關鍵基礎力量。完成了29個一級學科的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全覆蓋布局,提升原創理論引領力,並以此作為立德樹人的支撐。堅持"健康第一",全面落實中小學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各地普遍探索實施課間15分鐘,"身上有汗、眼裡有光"逐步成為現實。大力推進校家社"教聯體"建設,建設協同育人良好生態環境。

第二,在提供普惠優質教育公共服務上取得新突破。教育具有鮮明的人民屬性,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關心教育。在世界范圍內作比較,中國已經建成規模最大且高質量的教育體系,為孩子們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堅強保障。持續推進擴優提質,義務教育全國2895個縣域實現基本均衡。隨遷子女、適齡殘疾兒童受教育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大力推進縣中改革,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個百分點,達到了92%,今年學前一年免費惠及1200多萬兒童。中國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教育部剛剛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上海簽署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協議,這說明中國的基礎教育和科技教育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同樣,中國高等教育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達到現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這兩年,教育部有序實施優質高校本科生招生擴容計劃,使更多學生進入高水平大學。繼續面向農村和脫貧地區考生實施重點高校專項招生計劃,累計錄取123.5萬人,促進了區域和城鄉入學機會公平。學生資助實現了各學段、各級各類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每年惠及學生約1.5億人次。

第三,在服務支撐社會經濟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期間,高等教育累計向社會輸送5500萬人才,相當於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口總量,這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價值可想而知。職業教育供給了現代產業70%以上新增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高校獲得75%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55%以上的科技進步獎,特別是在生命科學、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物質科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持續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持續加強"強基計劃"等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還圍繞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和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推進國家學院試點建設,探索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啟動實施國家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先期已經在9大領域部署100多個學科先導項目,並在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建設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序布局建設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學,在中西部依托"雙一流"高校和優勢產業共建高等研究院,服務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可以說,高校已經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為我國經濟保持韌性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源。

第四,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基礎教育方面,我們以縣中振興為推動,以升學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進行探索,淡化競爭、減少焦慮,高考綜合改革持續落地,並已在各地全面實施。在高等教育方面,依據學位法,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中,研究生可以用專利、產品設計、方案設計等創新性成果申請獲得學位,歷史性突破了學位授予"唯學位論文"限制;給予高校青年教師長周期穩定支持成為現實,培育未來十年科技骨干力量;推進人才供需適配改革,學科專業目錄已經從10年前每10年修訂一次,到現在每年更新發布急需學科專業清單,並適時發布微專業、微學分,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這兩年多,學科專業點調整比例超過20%。推進實施本科教育改革試點計劃,在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和生物學等9個基礎學科領域出版系列核心教材。在職業教育方面,實施"新雙高"改革,大力推動辦學能力高水平和產教融合高質量,充分融合人才成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不斷完善教師教育培訓體系,支持43所高水平大學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優秀教師。在數字教育方面,建成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7億多學習者、世界規模最大而且高質量的智慧教育平台,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今年發布了《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在世界引起積極反響。推出了國家終身學習教育平台,服務學習型社會構建。這一系列改革舉措,在把牢方向、先立后破中,形成了建設教育強國"守正創新、實干為要"的良好態勢,也必將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第五,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上取得新突破。前幾天,世界女童和婦女教育獎頒獎儀式舉行,中國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的這個獎項,十年已經讓全球19個國家600多萬女童受益,這是中國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十四五"以來,持續拓展深化開放合作,現在已經與18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教育合作關系。建立與東盟、中亞等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教育合作機制,打造中國—中亞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等一批項目品牌。與亞非歐合作建成的36個"魯班工坊"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世界新名片。成功舉辦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世界中文大會等,已經成為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立了全球教師發展學院,分享中國教師教育理念和方案。牽頭實施深時數字地球、海洋負排放等國際大科學計劃。這些都彰顯出,中國在數字與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教育正在以更高質量、更加開放、更有擔當的姿態,成為世界教育的重要力量。

懷進鵬表示,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我們將以推進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收官,高標准謀劃"十五五"發展,錨定十年目標,一以貫之、接續奮斗,把教育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客戶端下載

熱門排行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版權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評論
  • 分享
  • 關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分享到: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
返回頂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