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國家助學金,我可能就成了山裡的放牛娃。"近日,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駐村工作隊員潘福鵬,指著桌上的資助申請材料感慨道。這位從大苗山走出的中山大學畢業生,如今正幫助村裡孩子圓求學夢。
在廣西,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2024年,廣西投入學生資助財政資金86億元,受益學子超435萬人次;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94億元,78萬家庭不再為學費犯愁。
廣西2022年秋季學期率先在全國推出邊境學生專項資助政策,每年本級財政安排4000萬元,為邊境0—3公裡范圍內的3萬名學生提供全方位資助。目前,廣西已構建"獎、助、貸、減、免、補、勤"多位一體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包含國家政策16項,自主出台政策11項,實現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
2024年,廣西在落實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基礎上,地方財政額外投入6.9億元,30余萬名學生受益。廣西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從庫區移民子女到孤困學子,從學前兒童到高校研究生,踐行"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庄嚴承諾,讓每個孩子都安心。
如何解決資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資助不精准的問題?廣西設計"中職學生資助實名認証系統",通過指紋、人臉識別了解學生在校狀態。
"刷臉確認在校,就能免費上學。"廣西物資學校的小陳對著攝像頭眨眼,便完成在校考勤認証,享受中職免費教育。這位曾外出打工的少年,靠免學費、國家助學金重返校園,連獲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直播電商一等獎,還獲評國家獎學金。
精准資助的背后,是數據互聯互通。廣西自主研發學生精准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打通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數據庫,構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自動共享比對模式,實現從"人找資助"到"資助找人"的轉變。2024年,廣西1萬多所學校在一卡通系統發放資金34億元,惠及學生超290萬人次,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資助不僅是經濟幫扶,更要引領思想、培養能力。"廣西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廣西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創新"宣傳+實踐+賦能"模式,讓受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培養感恩與責任之心,從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
在廣西,越來越多的受助學生畢業后回到基層建功立業。2021年至2024年,2.9萬名高校畢業生享受到基層就業學費補償,有的成為鄉村教師,有的投身鄉村醫療。
(記者 周仕興 通訊員 蘇駕雲 於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版權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