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人民網

人民日報報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報 中國能源報 健康時報 証券時報 國際金融報網 諷刺與幽默 中國城市報 新聞戰線 人民論壇 環球人物 中國經濟周刊 民生周刊 國家人文歷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數字

旗下網站

全國重點實驗室 環球網 海外網 人民圖片 人民網研究院 人民慕課

創新服務平台

寫易智能創作引擎 人民網智慧黨建體驗中心 828企業服務平台 人民雲

2025高招系列報道

北京中醫藥大學:"一部六院"協同育人 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

2025年06月25日15:2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22
小字號

2025年全國高考已經結束,面對新的社會發展趨勢和就業環境,考生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不同專業對應哪些職業方向?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人民網特別推出"2025年高校招生"系列報道,深入解讀各專業特色、就業方向及行業趨勢,為考生填報志願提供權威參考,助力學子們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干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務院批准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學校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的中醫藥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學校現為教育部新一屆高等學校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人民網:請介紹下學校基本情況及特色專業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醫大師8人,並擁有一支以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優秀中青年教師組成的強大師資隊伍。學校設有40家實踐教學基地,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學校已經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集教育、科研、醫療、中醫藥文化傳播於一體的著名中醫藥高等學府。

在學科建設方面,學校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 "雙一流"建設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化學、生物與生物化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在多次學科評估中,學校的師資隊伍、畢業生質量、學科聲譽等多項指標均排名第一,穩居全國中醫藥院校領先地位。

人民網:學校今年在招生計劃上有哪些調整和亮點?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校聚焦雙一流學科,特色班型強化人才培養。學校積極響應"優本擴容"政策,有序擴大本科招生規模,總體招生計劃2060人,今年招生計劃增加130人,且均投放到"雙一流"專業,包含以下特色招生班型。

中醫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培養掌握堅實寬厚的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知識,具有以中醫思維為核心的醫學專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科研創新能力,能夠從事中醫臨床工作或科學研究工作的新時代復合型中醫領軍人才。

中西醫臨床醫學(華佗班)培養掌握堅實寬厚的中醫學與西醫學知識和臨床診療技能;具有以中醫思維為核心的中西醫臨床診療能力、多學科綜合應用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蘊、扎實的專業素養、廣闊的國際視野、開拓的創新精神,能夠從事臨床醫療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

中藥學(時珍國藥班)以教育部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為平台,培養一批熱愛中醫藥事業,學術志向堅定,立志投身中藥學基礎與轉化研究,具有科學家精神、原始創新能力和跨文化視野的高素質、創新型、國際化中藥學領軍人才。

人民網: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今年有什麼重點舉措?

北京中醫藥大學:一是學校採用"一部六院"協同育人創新。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實施協同育人項目,通過跨學校、跨科研院所的聯合培養新模式,整合多方優質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提升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同時發揮高質量科研平台實力,有效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

中醫學(數智班)是中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合作共建開設,在中醫學五年制和中醫學(實驗班)學生入校后選拔,聚焦中醫藥優秀臨床人才的人工智能、數學、系統科學交叉領域的創新能力培養。

中藥學(時珍國藥正華班)是中藥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所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三所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升級原時珍國藥班,採取雙導師制聯合培養,提升學生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

生物工程(交叉創新班)是生命科學學院與中科院國家納米中心聯合共建,聚焦生物學前沿方向,改造原生物工程專業,聚焦"全球視野+科技實戰"培養,為學生提供國家級科研平台與頂尖師資團隊支持。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成思危拔尖人才班)是管理學院通過與中國科學院預測中心合作培養,升級原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培養精通大數據技術和有豐富健康醫療領域專業知識的復合型領軍人才。

學校"一部六院"首批4個建設專業,全部聚焦於人工智能+、醫工交叉、理工交叉專業融匯創新,強強聯合,改造升級原有專業培養方案,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及科研平台力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二是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結合學科專業建設情況和人才培養情況,學校停招工商管理專業,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調整為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管理),聚焦中醫藥特色管理專業建設。

三是調整選考科目分組。針灸推拿學專業調整為不限定選考科目,將其與公共事業管理、法學、英語等專業合入不限定選考科目組招生。

四是調整護理學錄取批次。護理學專業不再區分"一本""二本",均調整為本科批次招錄,入學后等同培養,符合條件可轉專業。

人民網:學校在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方面有哪些探索?

北京中醫藥大學:建校伊始,學校就成為新中國最早接收外國留學生攻讀中醫學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學校以人員互訪、學術交流、學生交換為著力點,與英國牛津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全球伙伴高校形成了高質量、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格局,為促進師生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在全國中醫藥教育領域發揮示范作用。目前,學校已為9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余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對外教育涵蓋預科、本科、碩士、博士,先后與31個國家和地區的118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學校歡迎每一位有志於中醫藥事業的青年才俊踏入岐黃殿堂之門,期待金秋時節在大美的良鄉校區與你們相遇,歡迎大家報考北京中醫藥大學!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客戶端下載

熱門排行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版權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評論
  • 分享
  • 關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分享到: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
返回頂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