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日報報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報 中國能源報 健康時報 証券時報 國際金融報網 諷刺與幽默 中國城市報 新聞戰線 人民論壇 環球人物 中國經濟周刊 民生周刊 國家人文歷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數字

旗下網站

全國重點實驗室 環球網 海外網 人民圖片 人民網研究院 人民慕課

創新服務平台

寫易智能創作引擎 人民網智慧黨建體驗中心 828企業服務平台 人民雲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一小學開設治理荒漠思政課

樹生態理念 學治沙妙招(解碼·思政課怎麼上)

本報記者 吳 勇
2024年12月11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頂著北風,在沙漠邊緣整隊集結,學生們斗志昂揚地出發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一小學的"紅領巾"治理荒漠思政課,開課了!

康巴什區曾經是一片戈壁灘,經過多年建設,如今環境優美、生態良好。"變化源於一代代人堅持不懈植綠護綠。"該校南校區執行校長秦炎說,"希望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堅強不屈的奮斗精神。"

"六年級一班在原地鋪設聚乳酸沙障,二班在斜坡上栽種沙柳沙障......"在思政課負責教師許平的指導下,同學們行動起來。

一班的場地上,同學們在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教師任昱的指導下,把聚乳酸沙障層疊套在塑料套管上,先向其中填沙,再逐步拉長。不一會兒,一條手臂粗細、數米長的沙袋"巨蟒"慢慢成形了。

"這可不是普通的布袋。"任昱向學生講解,"這是以秸稈為原料,經發酵生成乳酸后,再經縮聚和熔融紡絲制成的聚乳酸纖維,又叫玉米纖維。"

"從2019年起,我們學校就啟動了‘紅領巾’治理荒漠思政課,三年級以上全員參與。"許平介紹,目前學校已組織了33期治理荒漠思政課。

一旁的沙丘上,當地林草局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沙柳平茬。另一旁,任昱給學生們科普起沙柳的知識:沙柳能在缺水的地方成活,經過兩三年生長后,必須通過平茬手段進行撫育和管護,才能保証它的正常生長。

"老師要我們帶上瓶子,這有什麼用處?"一名學生舉手提問。

許平拿過一個還剩半瓶水的瓶子,將一根沙柳枝條插入其中,放入沙坑,再用沙掩埋,地上隻露一小截枝頭。"挑選沒有葉子的柳條,它會慢慢吸取瓶子裡的水分長出根須,明年春天就會出葉成活。"許平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學生們也跟著做。

"這是治沙人在長期實踐中想出來的實用辦法,類似的還有很多。"許平說。

一堂堂治沙思政課,不斷激發著同學們的想象力。學生曹宸赫和李博爍研制出一套"雨水收集器",可通過電控的方式緩慢滴水,為植物生長提供所需的水分。

"教育需要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智慧啟迪和精神力量。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磨煉頑強奮斗的精神,這就是治理荒漠思政課的意義。"秦炎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1日 13 版)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客戶端下載

熱門排行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 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 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評論
  • 分享
  • 關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返回頂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