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气象实况APP
气象实况小程序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 更高下载权限
  • 成长加速
  • 更多数据产品
  • 极速下载
  • 数据订阅
  • 优先体验新功能
注册 登录
[フレーム]
高级检索
首页
"急脾气"与"慢性子" ,降水如何引发地质灾害?

短时强降水的特点是降水时间短、强度大,这种"急脾气"的降水,会对地表产生强烈的冲击。

当短时强降水发生时,雨水来不及充分渗入深层土壤,大部分会在地表形成快速流动的水流。这些水流会冲刷地表的松散土石,将其裹挟起来,形成泥石流。同时,表层土壤在短时间内因雨水饱和,就像被泡软的蛋糕一样失去原有的稳定性,容易发生浅层滑坡。这种滑坡深度虽浅,但来得突然,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持续性降水则是"慢性子",降雨强度不一定很大,但累计降水量较大,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这种降水的威胁在于其带来的雨水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

150fe1a8c337002aff3b0e606033d86d.png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切面示意图

在持续性降水的作用下,雨水会慢慢渗入土壤深层,就像给山体"喝水",一开始只是湿润表层,随着时间推移,水分顺着岩土体中的孔隙或裂隙不断渗透,导致岩土体自重增加且发生泥化、软化现象,坡体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当深层土壤和岩层之间的摩擦力被水分削弱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深度较大的滑坡,这种滑坡通常涉及的土石量大,破坏力强。

虽然泥石流通常由短时强降水引发,但如果持续性降水导致地面积水过多、沟谷溪流水量剧增,且坡面堆积了大量松散物质,水流汇集冲蚀也可能引发泥石流。特别是前期已经有大量降水,土壤含水量极高时,即使后续降水强度不大,也可能引发灾害。

值得注意的是,雨后天晴并不意味着风险解除,仍要高度警惕地质灾害,特别是具有滞后性的滑坡。这是因为雨水入渗到土壤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雨停后,水分仍在向土壤深层渗透,可能在数天后,山体内部的土壤才达到饱和状态,从而诱发滑坡。此外,雨后阳光的照射使得表层土石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岩土体中收缩裂缝易导致土石层松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何时发生,与各地土壤类型、厚度、结构以及前期降水情况等密切相关。相对而言,泥石流的滞后性较低,一旦雨停水流减弱或消失,泥石流发生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闫辰宇

编辑:黄彬

审核:苏杰西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科技资源共享网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对不起,目前没有公告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