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过紧日子"更要讲担当

王源杰

2025年10月10日13:4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过紧日子"不是少办事的理由,而是讲担当的要求。要把"过紧日子"视为作风"正衣镜",在好作风中筑牢责任担当

当前,多数地方党政机关形成"过紧日子"的优良作风。然而,个别地方把"紧日子"过成"懒日子",以勤俭节约为由不担当不作为。

有的地方以条件有限搪塞、资金不足拖延,放缓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有的采取"一刀切"做法,砍削必要的办公经费、培训支出和基本福利;有的"明减暗增""虚晃一枪",将一般性支出转移到项目经费,搞起了数字游戏。"紧日子"的异化,本质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祟,不仅背离政策初衷,更损害群众利益、拖慢发展脚步。

"过紧日子"不是少办事的理由,而是讲担当的要求。要带头担当作为,强管理、提效能、盘资源、抓长效,把紧日子过实、过好、过长。要树牢"勤俭节约讲担当"的理念,摸清财政"家底",明确发展优先级,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资源向民生刚需、产业关键、创新领域倾斜,在服务效率上做"加法"。要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物资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调剂,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花更少的钱,办更好的事,让"紧日子"过出高效能。要把"过紧日子"视为作风"正衣镜",坚决筑牢廉洁防线,在好作风中筑牢责任担当。

从制度上管"紧",才能把紧日子过长。要加强制度保障,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审计监督,畅通监督渠道,防止"紧"在口头、"松"在行动。要建立浪费典型案例通报制度,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拧紧干部"思想弦",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真正造福人民群众。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
[画像: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