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游客在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景区观光游玩。新华网发(郭旭 摄)
新华网重庆10月11日电(韩梦霖)霓虹闪烁的解放碑步行街上,KWL西南首店与NIKE RISE 1200西南首店吸引着年轻潮流人群;中英联络处旧址改造的西餐厅,让游客在下午茶的时光里触摸历史建筑肌理;"两江游"的游轮穿梭往来,营造出"船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景象;夜空中,"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编织出一幅幅美丽图案......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整个"解放碑—朝天门"商圈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全市双节期间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86%。重庆的消费市场,正如沸腾的九宫格火锅,持续升温、活力澎湃。
在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上,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重庆自贸办主任章勇武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商务经济焕发新面貌、实现新作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络零售额等指标提前完成。
章勇武表示,五年来,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潜力持续迸发、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数字消费蓬勃发展、消费品牌更加响亮,"渝悦消费"的国际范更足、吸引力更强、巴渝味更浓。
据介绍,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1.6万亿元台阶,较"十三五"末增长35.4%,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既定目标。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跻身全国最火五大商圈,"江崖街洞天"等上百个消费新场景让"流量"变成了"产量",重庆连续四年登顶"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五年来,巴渝大地上,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崛起,2021—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7.5%,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比"十三五"末增长了90.7%。重庆创新"直播+"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强势"出圈"——"与辉同行"奉节脐橙专场,仅两个小时300万斤脐橙就一抢而空,带动脐橙月销量增长7.2倍,搜索量也跃居全网同品类第一。重庆还打造"渝品云集"电商公共品牌,通过数字化营销与抱团发展,重庆小面、重庆火锅底料等爆款产品在全网走俏。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直播带货81.2万场,实现直播带货零售额超过200亿元。
"与辉同行"奉节脐橙直播带货专场。新华网发(重庆市商务委供图)
五年来,越来越多的首店新品亮相重庆,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2200个。据介绍,重庆加快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乐购全球"。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入驻成渝地区,解放碑、观音桥等核心商圈吸引众多国际品牌开展首店首发,累计入驻首店1125家,本地消费吸引力持续增强。此外,"渝伴礼""渝味360碗"等品牌火爆出圈,谭木匠、荣昌卤鹅等老字号成为新爆品,德庄、刘一手等重庆火锅品牌在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设门店超1000家。
消费市场不断迸发新活力的背后,是重庆持续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消费环境。章勇武介绍,为顺应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重庆在消费政策方面,打好提振消费的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支持传统批发零售行业转型升级、本土品牌连锁化经营、商文旅体展农融合发展等政策举措,支持商贸企业创新发展,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特别是2024年以来,重庆市积极推进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让广大市民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的商品。今年以旧换新政策已累计惠及消费者400万人次,发放补贴55.7亿元,直接拉动销售396.9亿元。
重庆还持续打造"爱尚重庆·渝悦消费"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活动,年均开展超2000场消费促进活动,重点打造国际消费节、重庆6·18电商节、不夜重庆生活节等一批标志性活动,掀起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消费热潮。其中,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IP,截至2024年底,通过"火锅+"模式推动全市火锅全产业链规模超3100亿元。大力推动智慧商圈、数字商场建设,积极发展无接触配送、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有效提升消费便利性与体验感,着力提升国际化消费载体和环境,入境消费便利度不断提高。
据介绍,为促进夜间消费潜力有效释放,重庆还将持续升级夜间消费场景,不断创造消费新需求。具体举措包括:建成大九街、鹅岭二厂、紫薇路等一批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夜间消费集聚地,吸引市内外游客打卡消费;着力丰富夜间文化、艺术、娱乐、康养等消费供给,培育发展24小时书店、深夜博物馆和艺术馆等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两江游"观光体验,放大"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流量效应,深化不夜重庆生活节、长嘉汇灯会等夜间消费活动IP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