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浙江清凉峰 科学保护濒危物种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蒙古汗马的十年路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蒙古赛罕乌拉 生态与文化共舞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广东车八岭 "人地和谐"的探索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陕西牛背梁 面向未来的自然教育
鲸类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动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极高。我国目前的鲸类保护研究开展情况如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召开期间,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松海对此进行了解答。
2025年09月26日 09:0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加强介绍科技"赋绿"新疆的实践经验。
2025年09月24日 16:5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联想集团携AI智慧鲸豚保护项目亮相,展示了长江江豚保护成果及最新进展。
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与《杭州宣言》。
位于杭州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6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2025年09月25日 08:59
清凉峰保护区是第一个以华南梅花鹿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一旗舰物种的保护工作中,保护区取得了哪些成效,总结出什么经验?
2025年09月17日 08:44
2024年,浙江省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是我国首次以生物圈保护区扩区的方式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对开展濒危物种保护有哪些帮助?
2025年09月16日 08:54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24年,浙江省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这是我国首次以生物圈保护区扩区的方式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在杭州召开之际,《闳议》节目组专访了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胡保男,请他介绍保护区建设濒危物种综合保护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
2025年09月15日 09:21
赛罕乌拉保护区:向"生态瑰宝+文化地标"的未来迈进
2025年09月12日 09:09
赛罕乌拉保护区:暗夜星空下 与自然对话
2025年09月11日 09:34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01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赛罕乌拉保护区的发展进程中,生态-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一个重要主题。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闳议》节目组专访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达布希拉图,与赛罕乌拉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洪美静,请他们讲述保护区如何实践"生态+文化"双推进。
2025年09月10日 09:30
40多年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探索着草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向绿色要未来。
2025年09月08日 08:55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科科长马宇从自己的工作出发,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工作应如何形成特色"畅谈自己的思考。
2025年08月20日 09:07
与其他自然保护区不同,牛背梁距离城市非常近。在这样特殊位置开展自然教育工作,保护区主要在哪些方面着力?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牛背梁保护区")在2012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牛背梁保护区被誉为"大秦岭的名片",距离中国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市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在牛背梁保护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程中,自然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对此,《闳议》节目组专访了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科科长马宇,请他介绍了保护区在自然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成就。
2025年08月19日 14:29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的野生动物智能监测平台为其他自然保护地树立了良好典范。这一平台是如何从构想变为现实的,在社区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价值?
2025年08月15日 09:57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向人与自然更和谐的未来迈进?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车八岭保护区")在200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车八岭保护区发展过程中,管理者们成功解决了保护与发展产生的冲突,科学构建智慧监测平台,并着力推动青年人才参与到保护区建设中。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闳议》节目组专访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束祖飞,请他分享车八岭保护区建设中的苦与乐。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杨琨制作了大量关于保护区的科普作品,并在今年入选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在她看来,女性在从事自然教育事业中遇到的挑战和存在的优势有哪些?
2025年08月14日 10:02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科普工作?
进入了森林防火期,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森林防火方面有哪些措施?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汗马保护区")自2015年被正式指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十年间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科研科普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有力参与者。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闳议》节目组专访了汗马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杨琨、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汗马驻防队伍库都尔大队教导员邢怀波,请他们介绍汗马保护区的十年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5年08月13日 10:09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 号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 アドレス: モード: デフォルト 音声ブラウザ ルビ付き 配色反転 文字拡大 モバイ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