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旌德:"产销结合"铺就增收新"稻"路-新华网
[フレーム]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9/18 15:39:43
来源:新华网

宣城旌德:"产销结合"铺就增收新"稻"路

字体:
分享到:

宣城旌德:"产销结合"铺就增收新"稻"路

2025年09月18日 15:39:43 来源:新华网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走进旌德县旌阳镇板桥村,广阔的田野上金黄一片,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作响,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据悉,板桥村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近1200亩。村民们表示,今年的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亩产量可达1300至1500斤,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丰收的喜悦不仅来自于产量的提升,更源于顺畅的销路和稳定的价格。作为当地重要的粮食收购商,老强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强克清给出了更具体的预期:"我们今年预估的总收购量将达到200万斤。"这一数字背后,是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建立的紧密且互信的合作关系。收购价格方面,根据稻谷干湿程度实行差异化定价,湿稻谷收购价在每百斤98元至105元之间浮动,而经过晾晒处理的干稻谷则达到每百斤125元。这种定价机制既符合市场规律,也保障了农户的利益。

  此外,老强水稻专业合作社还拓展经营业务,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稻种销售服务,从源头上助力农户"种得好"。产前有良种、产中有指导、产后有销路的一条龙完整链条,让村民们对种水稻充满信心。一位正在稻田里忙碌的村民高兴地说:"现在种水稻,心里踏实多了,既不愁种,也不愁卖。"

  "板桥村水稻的丰产丰收,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老强水稻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有效运作,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关键一环,形成了‘产得出、销得畅、价格稳’的良性循环,有力地推动了板桥村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板桥村党总支书记胡真说。(骆子俊)

【责任编辑:周雨濛】
阅读下一篇:
宣城旌德:"产销结合"铺就增收新"稻"路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