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紧紧围绕"机械强农、科技兴农"目标,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与全程机械化技术,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郎溪县新发镇种植户徐德清的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有序作业。所经之处,稻穗被整齐收割,机手精准选择收割路线,在高效完成收获任务的同时,也为再生稻下一季生长留足空间。
"今年种了400多亩再生稻,总体产量还不错,预计亩产干谷可达一千三百斤以上。"徐德清介绍,收获的稻谷经烘干后直送合作米厂,产销衔接顺畅。在他看来,机械化是规模种植的关键。"现在从旋耕、撒药、施肥到收割,基本实现机械作业,人工主要做些辅助工作。一人管理三五百亩地完全可行。"
面对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实际情况,郎溪县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推进全程机械化项目,大力提升水稻种植科技含量和作业效率。再生稻作为重点推广模式,因其利用头季稻桩腋芽萌发再收一季,具有省工、省时、省肥、省药等优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新发镇农业发展办工作人员汪帆介绍:"今年我镇再生稻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种植大户普遍采取精准施肥和‘一喷三防’等科学管理措施,产量超出预期。"
接下来,郎溪县将继续稳粮增收、调优结构,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绿色化和标准化发展,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余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