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志坚.信息技术革命的演化趋势[J].科技中国,2020(1):1-3.
[2]
Axelos K. Alienation,Praxis,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76.
[3]
孙馨月.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批判的当代价值[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0(5):87-90.
[4]
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107-113.
[5]
高海青.社会合理性批判的历史逻辑: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3):38-43.
[6]
孙周兴,王庆节.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修订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
[7]
Baudrillard J.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M].Paris:Gallimard, 1976.
[8]
代砚春,薛天天.集置、致命策略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技术批判的三重向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6):60-66.
[9]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
吴苑华.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的逻辑指向——从科学技术异化到大众社会 " 非政治化 "[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4):95-101,107.
[11]
冯旺舟.技术的异化与国家的转变——论安德烈·高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J].山东社会科学, 2019(7):21-27.
[12]
刘光斌.技术合理性的社会批判: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到芬伯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7-112.
[13]
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 [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1.
[14]
卫才胜.技术代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9-103.
[15]
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6]
孙冰,余承东.鸿蒙随时可用于手机 从安卓迁移一两天就能搞定[EB/OL].(2019年08月09日) [2019年12月31日]. http://www.ceweekly.cn/2019/0809/263840.shtml.
[17]
代砚春,薛天天.集置、致命策略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技术批判的三重向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6):60-66.
[18]
IT之家.2019年7月操作系统市场份额:Windows10持续增长[EB/OL].(2019年08月03日[2020年03月01日].https://www.ithome.com/0/437/194.htm.
[19]
StatCounter.2018年10月Windows10市场份额升至51.94%[EB/OL].(2018年11月05日)[2020年03月01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792543.html.
[20]
Moulier-Boutang Y.Cognitive Capitalism.Cambridge[M]. Cambridge,UK: Polity Press,2001.
[21]
Flusser V.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M].London,UK:Reaktion Books,2000.
[2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年)[EB/OL].(2013年12月17日)[2020年03月01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179838.html.
[23]
Richter F.The "Slow iPhone" Phenomeno[EB/OL]. (2015年08月06日)[2020年03月01日].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514/iphone-releases/.
[24]
李志敏.从"控制工具"到"交往媒介":论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芬伯格的传播技术观[J].国际新闻界,2017,039(003):74-90.
[25]
格雷厄姆·默多克,刘宣伯,芮钰雅.媒介物质性:机器的道德经济[J].全球传媒学刊,2019(2):93-102.
[26]
Jay T.Computer phobia:What to Do About It[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81(2):47-48.
[27]
章戈浩,张磊.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J].全球传媒学刊,2019(2):103-115.
[28]
孙玉松.手机致全球变暖?专家:言过其实 手机会增加碳排放[N].科技日报,2018年04月27日(05).
[29]
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1.
[30]
安德鲁·芬伯格.在理性与经验之间:论技术与现代性[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
[31]
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1.
[32]
卫才胜.技术代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