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生理传感的智能车载疲劳驾驶系统——SYMAGIC 智能指环的车媒体应用案例

, , , ,

文章导航 > 中国传媒科技 > 2021 > (7): 128-130
王晨, 高洪伟, 吕贵林, 陈涛, 孙玉洋. 基于生理传感的智能车载疲劳驾驶系统——SYMAGIC 智能指环的车媒体应用案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1, (7): 128-13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年07月03日9
引用本文: 王晨, 高洪伟, 吕贵林, 陈涛, 孙玉洋. 基于生理传感的智能车载疲劳驾驶系统——SYMAGIC 智能指环的车媒体应用案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1, (7): 128-13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年07月03日9
shu
王晨, 高洪伟, 吕贵林, 陈涛, 孙玉洋. 基于生理传感的智能车载疲劳驾驶系统——SYMAGIC 智能指环的车媒体应用案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1, (7): 128-13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年07月03日9
引用本文: 王晨, 高洪伟, 吕贵林, 陈涛, 孙玉洋. 基于生理传感的智能车载疲劳驾驶系统——SYMAGIC 智能指环的车媒体应用案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1, (7): 128-13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年07月03日9
shu

基于生理传感的智能车载疲劳驾驶系统——SYMAGIC 智能指环的车媒体应用案例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年07月03日9
  • 1,
  • 2,
  • 2,
  • 2,
  • 2
  • 1.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03;

  • 2. 中国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晨(1981-),女,安徽,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吕贵林(1980-),男,河南南阳,智能网联开发院车端网联所高级主任,研究方向:网联服务;陈涛(1984-),男,山东滕州,智能网联开发院车端网联所主任,研究方向:网联应用;孙玉洋(1989-),男,吉林农安,智能网联开发院车端网联所主管,研究方向:云平台。高洪伟(1982-),男,黑龙江,智能网联开发院车端网联所所长,研究方向:车联网;

  • 中图分类号: TP391.4 1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8
    • HTML全文浏览量: 34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年05月22日
    • 修回日期: 2021年07月10日
    • 刊出日期: 2021年07月15日
  • 摘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发现、被重视的新科技与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改变接连不断,跨界挑战无时、无处不在。新华网与车企同样意识到,一场巨变正在到来。新华网研发的基于生理信号,进行疲劳驾驶检测的可穿戴智能指环系统,就是一个基于车载场景,通过技术的手段,精准定位用户画像,通过先进生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收集车载用户聆听新闻时的生理反馈,在用户清醒的时候,推荐能让用户感到愉悦的新闻或者音乐信息。在用户出现疲劳初始状态时,推荐能够减轻和缓解用户疲劳的新闻资讯或者音乐信息,减少车载事故的发生,从而打造车内智能资讯分发系统,最终形成车媒体"头条"平台。另外该系统目前已经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可以通过工程开发的方式,实时监测用户的疲劳状态信息,以及用户在听新闻时的生理状态变化,协助媒体公司通过技术的手段,进入车联网系统。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媒体内容和人生理信号的智能交互,改变现有新闻的生产、制造、分发、收集和反馈的全流程,将成为未来车媒体智能推荐系统的典范。
      关键词:
    • /
    • /
    • /
    • /
  • [1] Y. C. Dong, Z. C. Hu, K. Uchimura and N. Murayama, "Driver inatten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A review."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vol. 12, no. 2, pp. 596 - 614, 2010.
    [2] M. M. Bundele and R. Banerjee. "Detection of fatigue of vehicular driver using skin conductance and oximetry pulse: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n 2019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web-based applications & services, ACM (Dec. 2009), pp. 739 – 744.
  • 加载中
WeChat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8
  • HTML全文浏览量: 34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年05月22日
  • 修回日期: 2021年07月10日
  • 刊出日期: 2021年07月15日

目录

/

下载:

编辑部信息

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 97 号

邮编:100031

邮箱:cmkj@xinhua.org

在线投搞:http://scimedia.cn/

电话:010-63071478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 京ICP备16053505号-1

本系统由 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发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