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聚元夕
中国民协组织文艺志愿服务 欢乐送到厦门茶山
"华灯盏盏万户春" 品元宵节雅趣
道地元宵踏火节上演 村民踏炭火祈好运
元宵节热议传统"年味"的传承与重建
元宵节"邂逅"情人节 家人与佳人共狂欢
元宵节"邂逅"情人节 家人与佳人共狂欢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情人节赶在了同一天。还没从春节的喜悦中缓过神来的朋友们,又将迎来一个特别浪漫的节日。 [
详细
]
·
元宵节热议传统"年味"的传承与重建
·
元宵:多元文化汇就的"大河"
·
道地元宵踏火节上演 村民踏炭火祈好运
·
情人节元宵节相遇 9成90后选择在家陪伴父母
·
"华灯盏盏万户春" 品元宵节雅趣
111.jpg
中国历代妇女服饰流变
古代中国妇女把元宵节当成情人节,元夕那晚特别是妇女的节日,因为那晚不再待字闺而变被动为主动,自然要早早准备,盛装出席,衣着、妆容、头饰、甚至扑的香粉都有讲究,这不光是时尚,更重要的是吸引异性。这一晚是否靓丽不光是青春爱思的寄托,并且或许就决定了婚姻大事。古时妇女的地位决定了她们必须"武装到外表"。请看中国妇女服装的演变,摘自沈从文《中国服饰史》(图文)[详细]
444.jpg
由古典小说及相关史料看明代元宵节妇女服饰民俗
论文:妇女的穿戴打扮,往往在节日里表现得最为突出。明代市情小说《金瓶梅》堪称最好注脚。第二十四回,话说一日,天上元宵,人间灯夕。正月十六,合家欢乐饮酒。西门庆与吴月娘居上座,其余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西门大姐,都在两边列坐,都穿着锦绣衣裳,白绫袄儿,蓝裙子。惟月娘穿着大红遍地通袖袍儿,貂鼠皮袄,下着百花裙,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详细]
555.jpg
元宵节诗词
《元夕影永冰灯》《元夕无月》《上元竹枝词》《元夜踏灯》《汴京元夕》《京都元夕》《正月十五夜》《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上元夜》 《折桂令 元宵》《青玉案 元夕》《生查子 元夕》 [详细]
222.jpg
<<更衣记>>
张爱玲《更衣记》: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详细]
千年傩戏闹元宵
电影《千里走单骑》里高仓健观看了在押犯人表演的傩戏,在戏剧化的四周都是公安监守的环境中,远离家乡的他却突然和相隔千里的儿子有了沟通,并留下了作为父亲的眼泪。这或许就是亲情最后那点苦涩的滋味。离开九曲的云贵山道,我们去看看地方专门在元宵节上演的傩戏。[
详细
]
连起板凳摆龙尾
板龙舞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项全家出动的集体活动,不光自家人要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队,还要和其他家庭一起组成长龙。从始至终前后照应,奔跑旋转,呼号欢笑,好不热闹。这种舞在在黔江流行较广,是土家族群众的传统喜庆节目。[
详细
]
1.jpg
社火
1.jpg
背阁
1.jpg
二鬼
1.jpg
木雕、石雕
1.jpg
泥玩
1.jpg
柳编
版权所有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
アドレス:
モード:
デフォルト
音声ブラウザ
ルビ付き
配色反転
文字拡大
モバイ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