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

研究证实人体能量消耗存在上限

人体存在一个代谢天花板,即便是最极限的运动员也无法突破。贝斯特及其同事招募了14名高耐力型运动员,包括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和铁人三项选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代谢研究专家奈杰尔·特纳表示,使用双标记水让研究团队能够准确估算运动员在实际活动中的能量消耗。 [详细]

研究:关键基因决定现代人类与古人类走上不同命运轨迹

现代人类有独特基因据信,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大约在60万年前从共同的祖先分化而来。通过将现代人类基因嵌入小鼠体内,研究人员发现,活性较弱ADSL在合成嘌呤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会在大脑中积聚。结果显示,携带现代人类ADSL的小鼠比正常小鼠更快、更频繁地接近水槽。鉴于大约97%的现代人类都携带这种突变,研究人员认... [详细]

研究人员首次在冰岛自然环境中发现蚊子

冰岛曾是世界上少数没有在自然环境中发现过蚊子的国家之一,如今这一记录被打破。冰岛研究人员日前确认,在首都雷克雅未克以北约30公里的露天环境中发现三只蚊子。阿尔弗雷德松认为,新发现的三只蚊子可能是被集装箱或船带到冰岛。尽管气候变化给冰岛带来更长的夏季和更暖的冬季,环境更适宜蚊子栖息,但阿尔弗雷德松认... [详细]

新型眼部植入系统帮助黄斑变性失明患者恢复视力

×ばつ2毫米,厚30微米,需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方,以替代因疾病而受损丢失的感光细胞。眼镜配备微型摄像头以捕捉周围影像,并将视频传至随身计算机,由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 [详细]

新研究破解复活节岛石像"位移"之谜

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距离其所属的智利海岸超过3500公里,当地原住民称之为拉帕努伊岛。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率三维模型、等比例复制品的实地实验以及对考古信息的详尽分析,证实拉帕努伊人对摩艾石像的设计十分巧妙,使其能够在无任何支撑的情况下,通过一种垂直的摇摆式移动,即用绳索控制的之字形晃动实现位移。 [详细]

麦肯锡解析未来一年13个科技趋势

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列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13个趋势之一,这似乎有些重复引用自身定义构建逻辑闭环的意思。这些高度定制的芯片提供大规模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所需的专用处理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所需的海量计算能力。我还注意到麦肯锡团队列举的未来网络安全架构的关键要素:隐私工程、技术韧性、智能合约、可解释的人工... [详细]

物理学家通过物体撞击估算出圆周率

一项物理实验无需借助公式或者几何,仅通过计数悬空放置的物体间的碰撞次数,便观测到圆周率。他证明只要满足特定理想条件——完全弹性碰撞且无摩擦,仅通过计数两个物体相互碰撞及撞击墙壁的次数,即可获得π的小数位。 [详细]

OpenAI和博通联合开发部署10吉瓦AI加速器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美国半导体企业博通公司13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10吉瓦算力的定制AI加速器。据介绍,该系统架构将采用博通的以太网等高性能连接方案,实现AI数据中心的纵向与横向扩展,将部署于OpenAI的自有设施及合作伙伴的数据中心,以满足全球人工智能算力快速增长的需求。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集团... [详细]

性能提升10倍 高效"混凝土电池"可为城市供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将一种新型混凝土电池的性能提升了10倍,为将建筑物、桥梁和人行道变成大型储能装置、给整个城市供电铺平了道路。尽管导电碳混凝土的能量密度还无法与锂电池等传统电池技术相媲美,但它可以直接浇筑成建筑构件,并且可能拥有与建筑物本身一样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不依赖稀有或有毒材料,这些特点... [详细]

新研究发现可提高化疗效果的抗癌微生物

人的皮肤和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一项新研究发现肿瘤内部也存在独特的细菌群落。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医学科学实验室等机构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由结直肠癌相关细菌产生的抗癌代谢物,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包括开发能增强现有疗法效力的新型药物。这意味着在个性化抗癌治疗中不仅要考虑患者本身,还需关... [详细]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测到神秘暗激子演变过程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首次直接观测到此前一直难以捕捉的暗激子演变过程,为在经典信息技术和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奠定基础。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时间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装置,配合自主研发的极紫外光源,在原子水... [详细]

研究发现微生物能"抗"过太空旅行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校牵头的一项试验首次证明,一种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微生物能够在火箭发射和返回的极端条件下存活下来。公报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孢子搭乘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待火箭返回地球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孢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火箭快速升空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承受了... [详细]

新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导致原始山地昆虫骤减

发表在美国生态学会期刊《生态学》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对不受人类干扰的原始山地,受夏季气温逐年升高的影响,昆虫数量也在迅速下降。 研究人员呼吁加强对包括原始、半自然和人类改造区在内的不同地区的昆虫长期监测,以便更准确评估气候变暖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详细]

噬菌体产品"Entelli-02"可对抗难治性感染

在抗击耐药细菌的探索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与阿尔弗雷德医院研究团队迈出了关键一步。他们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噬菌体治疗产品Entelli-02,即利用细菌病毒来对抗致命的阴沟肠杆菌复合群。团队利用过去10年收集的细菌分离株,经过噬菌体筛选、遗传改造和临床前测试,不断优化配方。最初,团队只使用了3种噬菌体,但通过迭代... [详细]

新研究发现或可通过呼气检测查肝病

细胞铁死亡已被证实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发展相关。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胞铁死亡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挥发性分子,并在患者的呼气中被检测到。铁死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核心机制依赖于细胞内铁离子的异常积聚以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如果能详细分析铁死亡进行时细胞排出的挥发性分子,就有可能实现通... [详细]

智能穿戴产品如何从"破圈"向加速普及迈进?

在近日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一名嘉宾使用具有实时提词功能的AI眼镜完成脱稿演讲,让智能穿戴产品再次破圈,引来不少网友关注。除了智能眼镜,智能穿戴市场上还出现了智能戒指、智能腰带、穿戴式外骨骼产品、智能心电衣等产品。比如,通过综合分析智能手表记录的多年心率、血压数据以及医院检查结果,辅助医... [详细]

新研究:对人体安全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或能缓解过敏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波长为222纳米、对人体较安全的紫外线能改变过敏原蛋白的结构,从而缓解过敏反应,且不会带来危险副作用。 对过敏人群而言,哪怕只是吸入空气中由宠物、尘螨、霉菌或花粉释放的少量过敏原,都可能导致眼睛红肿、皮肤瘙痒甚至呼吸困难。结果显示,照射10分钟后,抗体就不再识别很多过敏原蛋白,... [详细]

研究报告:警惕人工智能滥用安全风险上升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三六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6月至2025年7月,国内外共发生人工智能相关安全事件59起。未来,需要警惕深度伪造欺诈、滥用人工智能实施网络攻击、人工智能侵权等人工智能滥用风险。据不完全统计,相较于2024年度,2025年度发生人工智能相关... [详细]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