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茶香飘万里 茶业振兴正当时-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9/23 16:35:25
来源:遵义日报

黔北茶香飘万里 茶业振兴正当时

字体:
分享到:
(追記) (追記ここまで)

黔北茶香飘万里 茶业振兴正当时

2025年09月23日 16:35:25 来源:遵义日报

在黔北大地,一片片茶园如绿色的海洋,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茶香。近年来,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让传统茶业实现了向现代化、多元化的转型。小小的一片茶叶,如今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金叶子",为广大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让茶产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在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的千亩茶园里,茶农党先凤正带领村民抢抓农时。她的身影在茶树间穿梭,双手熟练地采摘着今年最后一茬秋茶。党先凤种植茶叶将近20年了,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她满脸都是笑容。"最初的时候,我家茶园也就10多亩,现在已经扩大到140多亩了。"党先凤自豪地说,"今年我们家已经采收了1.2万斤茶青,收入近20万元。而且我还有70亩新茶园,明年就能见收益了。明年预计春茶能收3000斤,要是行情好,还能再增收10万元。"

核桃坝村被誉为"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1.2万亩茶园如绿色锦缎一般,铺展在山峦之间。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年产优质干茶超过百万斤。这些茶叶不仅让当地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还催生出了"茶+研学""茶+旅游"等多种新业态。

"我们村以前是单纯种茶卖茶,现在已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核桃坝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倩说,"今年预计茶产业综合产值能达2.5亿元,人均增收2.5万元。"

随着秋茶采收进入尾声,茶叶加工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贵州画春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茶香四溢,一派繁忙景象。新鲜茶青经过萎凋、杀青、理条等多道工序,被精制成白针茶等高品质产品。

车间主任申茂华告诉记者:"我们每天下午6点收茶青,生产周期不超过24小时,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持茶叶的鲜活度。现在每天的成品茶产量差不多有2000斤。"

该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收购原料,生产的茶叶品种有10多个,产品远销河北、天津等地。今年预计收购鲜叶58万公斤,生产干茶14万公斤。

"往年我们主要以粗制茶加工为主,今年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我们开发了花香型茶叶。"公司负责人周治强说,"预计今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以上。"

在新茶饮企业贵州春水堂的研发中心,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工作人员正以贵州毛峰搭配安顺刺梨,开发新式茶饮。据公司研发总监杨伟军介绍,类似这样的创新产品方案,平均每三天就会有一款推出,今年已研发了上百种新产品。

"今年我们以健康理念为主,选用贵州特色食材,创新研发了果蔬纤体茶,单店日销量突破千杯。"杨伟军说。

作为新式茶饮供应商,贵州春水堂已与多家国内知名茶饮连锁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企业去年迁入了新厂区,现在拥有24条生产线,日产量达60吨,产能较过去增长了三倍。

"今年预计销往全国各地的新式茶饮产品有上万吨,其中湄潭茶占比突破了20%。预计产值可达4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行政主管谭娜说。

从传统的种茶、制茶,到如今的新茶饮精深加工,我市的茶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湄潭县持续延伸茶产业链条;凤冈县着力打造"锌硒茶"独特品牌,推动有机茶种植与茶旅一体化深度融合;余庆县则始终坚持"干净茶"理念,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叶基地......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我市茶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产品覆盖六大茶类。全市现有茶业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市级龙头企业155家,茶叶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上。预计今年全市茶叶产量将突破10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这一片片小小的茶叶,正带着黔北大地的茶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书写着属于我市茶产业的辉煌篇章。(记者 周国栋 张亚 周丽)

【责任编辑:吴雨】
阅读下一篇:
新华社看贵州
(追記) (追記ここまで)
黔北茶香飘万里 茶业振兴正当时
黔北茶香飘万里 茶业振兴正当时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