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打好"组合拳" 聚力促就业-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9/12 17:19:33
来源:遵义日报

遵义:打好"组合拳" 聚力促就业

字体:
分享到:
(追記) (追記ここまで)

遵义:打好"组合拳" 聚力促就业

2025年09月12日 17:19:33 来源:遵义日报

打好"组合拳" 聚力促就业

——遵义市护航青年就业创业略记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一头连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未来,一头系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今年以来,遵义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将青年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自7月起,遵义市启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通过高位推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

  遵义市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确保行动有纲可循、有序落地。

  顶层设计明纲领,攻坚行动有"施工图"。7月底,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遵义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为期半年的攻坚行动划定清晰"施工图"。方案以"攻坚促就业 奋进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两大重点群体——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级人社部门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集中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全链条就业服务。

  明确目标压责任,硬指标筑牢就业底。此次行动锚定"四个100%"硬指标:即100%登记入库、100%联系到人、有就业意愿者100%落实"1131"服务(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困难毕业生100%结对帮扶,最终目标是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在年底前全部实现就业或参与就业准备活动。

  二

  今年以来,为筑牢就业"压舱石",遵义市创新工作方法,精准实施六大服务措施,将就业服务落到实处、滴灌到人。

  实名服务,全域摸排,确保"一个不落"。全市人社系统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社厅数据平台,组织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人员,8月上旬前以"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为维度,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社区登记开展"地毯式"摸排。截至8月底,在遵登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实现100%联系帮扶,8100余名毕业生成功落实就业去向。

  汇川区人社局进一步创新,依托遵义就业帮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采用"1+2+N"模式——以1个中心市场为核心、2个零工分站为延伸,联动N个社区"红色美丽楼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楼栋、网格转化为"零工市场",打通求职与用工的供需"最后一公里"。

  创业扶持,全链赋能,点燃"创新引擎"。针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遵义市开通"创业扶持一站式窗口",提供从项目评估、融资贷款到场地孵化的全流程服务。截至6月,已扶持383名高校毕业生创业。

  遵义师范学院2024届毕业生王小浪便是受益者之一,在"创业项目评估+创业担保贷款+启迪之星(遵义)孵化基地1年免费工位"的组合支持下,其创办的"文创工作室"顺利落地,实现从大学生到"创业带动就业"的转型。此外,湄潭县人社局创新开展"就业政策"主题宣讲,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岗位对接"三维体系,为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搭建就业创业"高速通道"。

  困难帮扶,精准施策,彰显"民生温度"。遵义市建立"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的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每月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交换数据,确保脱贫家庭、易地搬迁家庭、残疾家庭等毕业生"帮扶无遗漏"。同时为每名困难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持续性帮扶,并发放求职补贴。截至8月底,已帮助1512名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

  供需对接,多维拓岗,搭建"就业金桥"。围绕本地产业布局,全市人社部门主动深入重点企业调研用工需求,拓展东西部协作岗位,建立"重点产业岗位库"。线上打造"遵就业"小程序高校毕业生专区,实时推送岗位;线下按产业、区域举办专场招聘会,如仁怀市"白酒产业专场招聘会",精准对接企业与相关专业毕业生。7至8月,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活动47场,提供岗位2.8万个,发送就业短信息服务2万人次。

  能力提升,靶向培训,赋能"职业启航"。通过"政策宣传+能力提升+权益保障"三维发力,优化就业服务内涵。政策层面,以一封信、公众号专栏、短视频等形式广泛科普;能力层面,开设"求职能力实训营",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并提供补贴;技能层面,发布补贴性培训目录,鼓励毕业生参与"订单班""定岗班"。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职业指导进社区10场,新增就业见习人员2243人次,完成16-35岁青年职业技能培训6040人次。

  权益保障,严监管,净化"求职环境"。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业招聘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招聘""收费招聘"等违法行为,及时下架不合规岗位信息,为毕业生营造安全、公平的求职环境。

  三

  为确保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遵义市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将其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三大核心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筑牢工作根基。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协同合力。遵义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党委政府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由人社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推动就业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同时,通过明确责任边界、为基层减负赋能,确保服务精准触达每一位有需要的青年,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严格分片督导,推动政策落地。建立"周调度+半月通报"机制,动态跟踪工作进展,实时掌握攻坚行动成效。市人社局党组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保,覆盖全市15个县(市、区),定期开展实地督导,重点核查"1131"服务、困难毕业生帮扶等关键环节的落实情况;对推进滞后的地区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全市工作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推动服务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遵义市积极落实贵州省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留(来)遵六条措施":通过"i遵义"APP简化青年人才住宿补贴申领流程,常态化开展"职引黔程 点亮未来"等十大专项招聘活动;构建覆盖城乡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络,让毕业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此外,还借助东西部劳务协作,搭建高校毕业生赴港澳就业的桥梁,拓宽就业渠道。

  下一步,遵义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持续加大招聘会供需对接力度,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提升服务精准度;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铺就宽广"求职路",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就业保障。(记者 陈义鹏 杨义霞)

【责任编辑:吴雨】
阅读下一篇:
新华社看贵州
(追記) (追記ここまで)
遵义:打好"组合拳" 聚力促就业
遵义:打好"组合拳" 聚力促就业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