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D·F·Kitto
出版社: Penguin Books
副标题: Greeks
出版年: 1991
页数: 256
定价: USD 17.00
装帧: Perfect Paperback
ISBN: 9780140135213
出版社: Penguin Books
副标题: Greeks
出版年: 1991
页数: 256
定价: USD 17.00
装帧: Perfect Paperback
ISBN: 9780140135213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The Greeks were extraordinary not least because they evolved 'a totally new conception of what human life was for'. Elaborating on that claim,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lif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classical Greece.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此,希腊语的本质在于极其精准地表达观点间的关系,以及意义和情感上的毫厘之差。但更能说明我们目前阐述的问题的是掉尾句,它若不是该特质造成的结果,就是该特质的起因。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如果某个陈述碰巧比较复杂,承载一个或数个主要含义,还附带一个或数个解释或限定说明,那么整个复杂意群就能够而且通常仅由一个句子做出完美清晰的表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希腊民族之形成007 -
在某个民族所创造的事物中,也许唯有语言结构最能直接表现其精神。但在希腊人的所有创造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对理念的坚定掌控,以及清晰简洁表达理念的方式。有了这种清晰、建设性的力量和严肃性,我们就能找到敏锐的感受力和经久不衰的优雅。这就是所谓"希腊奇迹"的秘密所在,而其原因或者说其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算上民族融合,也在于文化交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希腊民族之形成007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The Greeks"的人也喜欢 · · · · · ·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9.4
- 尼各马可伦理学 9.3
- 苏格拉底的申辩 9.2
- Greek Grammar 9.9
- 黑色雅典娜 8.4
- 古代城邦 9.0
- 爱欲与城邦 9.0
- 如何解读希腊陶瓶 7.9
- 古希腊人的性与情 8.1
- 善的脆弱性(修订版) 9.3
The Greek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有着怎样的故事?
现在西方世界,精神信仰主要是基督教。而基督教的思想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希伯来文化,《圣经》很多都讲述着希伯来人的故事;另外一个思想来源则是古希腊文化,而且,希伯来人被亚里山大征服后,他们的思想也打上了希腊的烙印。可以说古希腊文化就是现代欧洲人精神的内核,是欧...
()
何为希腊人?(Τι είναι ένας Έλληνας) ——从词汇中认识古希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成书于上世纪,已两度出版,而时隔十余年,英国古典学家基托教授的《希腊人》再次重译出版,可见《希腊人》作为经典的价值并没有随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而泯没。那么《希腊人》探讨的是一个怎样的主题?一言而概之则是,这是一部探索古希腊民族性的作品,旨在真实呈现古希腊人... ()"让雅典成为令你震颤到骨子里的东西":Kitto《Greeks》概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Greeks》出版于1952年,可以归为古希腊文化史研究的经典作品,后来人不论赞同还是批评,似乎都绕不开基托这本书。 Culture本身有培育、培植、培养物的意思,对古希腊文明的探求,自然离不开对古希腊文明之培植土壤的深刻理解和透彻把握。当然,人人都能对古希腊文化说上几句... ()《希腊人》:常读常新的古典文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基托(1897-1982)教授的生平距离我们并不算遥远,书中不少地方可以窥见后现代主义史学对其的影响,诸如对比古代希腊世界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表达一种对西方"现代化"运动的反思与怀疑精神,以及在书中最后一个篇章中对古代雅典女性做出的贡献予以肯定。 《希腊人》上启公元...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8.5分 459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8.5分 12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8.7分 10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古典学家 (纸醉鬼)
- ancient greek (口力劳动者)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2-07) (拾捡书籍的小孩)
- 情以启文 (འཕྲད་འགྱུར་ན)
- 人类集团-具体 (纳坦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Greek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ܐܣܛ 2011年05月22日 03:47:12
牛而有趣
0 有用 N 2019年01月25日 06:55:59
时间跨度从Dorians占领半岛到亚历山大征战,作为入门读物确实有趣易读。不过因为是五十年代出版的书,一些观点现在看来过时了。
0 有用 番茄加醋 2022年12月24日 14:12:32 甘肃
我一定要找本中文版看看有没有把Russia 的翻译出来
0 有用 阿莉埃蒂🦁 2021年02月16日 12:57:17
作者的观点很客观,偶尔会结合现代几个重大事件说明希腊人的生活、思想和现代的差异,希腊的城邦制度是实验室中范例的范例,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复制那个时期的民主制度的。古希腊悲剧和城邦制度、希腊人的思想息息相关,比如希腊人遵守法则,这是一种甚至众神也不能违背的万物的秩序,希腊的悲剧也是基于这样的信仰:主宰人事的是法则而不是机会。埃斯库罗斯的俄狄浦斯王需要遵守的便是道德法则,它并不是这种昏暗不明难以解释的命运... 作者的观点很客观,偶尔会结合现代几个重大事件说明希腊人的生活、思想和现代的差异,希腊的城邦制度是实验室中范例的范例,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复制那个时期的民主制度的。古希腊悲剧和城邦制度、希腊人的思想息息相关,比如希腊人遵守法则,这是一种甚至众神也不能违背的万物的秩序,希腊的悲剧也是基于这样的信仰:主宰人事的是法则而不是机会。埃斯库罗斯的俄狄浦斯王需要遵守的便是道德法则,它并不是这种昏暗不明难以解释的命运。其次是惩罚也跟随着傲慢与不敬。古希腊的悲剧家都是诗人哲学家,就是因为他们对理性的信仰,遵守统一与逻辑。至于为什么神有善有恶也会死去,因为古希腊人相信事物都是对称的,这也是逻辑的体现,以及他们遵守宇宙规律,即人与自然是一体的,"犹如树叶的生机,人类也同样。"多神是因为希腊城邦融合不同部落和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