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avigation Menu

Sign in
Appearance settings

Search code, repositories, users, issues, pull requests...

Provide feedback

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Saved searches

Use saved searches to filter your results more quickly

Sign up
Appearance settings

Commit eaca836

Browse files
update fucxkGFW
1 parent 65e59d5 commit eaca836

File tree

2 files changed

+23
-10
lines changed

2 files changed

+23
-10
lines changed

‎docs/advanced/fxckGFW.md‎

Lines changed: 18 additions & 7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1,8 +1,10 @@
11
# 魔法加油站
22

3-
不论你是否是程序员,你肯定需要这个东西。本文`不会教授`魔法上网的搭建步骤,假定你已经有了一串 ss 或者任何什么的链接,然后仅告诉你在 Linux 上个人认为当前最好用的客户端和配置方式
3+
本节描述如何在 linux 下进行科学上网。不论你是否是程序员,你肯定需要这个东西
44

5-
目前 Linux 上最好用的是 [Qv2ray](https://qv2ray.net/) 这个软件。它是跨平台的,你在 Windows 与 macOS 均可使用。安装如下几个包
5+
## 已有科学上网的节点的情况
6+
7+
不论你是从机场处获得节点或者任何其他地方获得,如果你已经有了形如`vmess://``ss://`前缀的节点,那么可以直接使用 linux 上非常好用的 [Qv2ray](https://qv2ray.net/) 进行科学上网。它是跨平台的,你在 Windows 与 macOS 上均可使用。安装如下几个包:
68

79
```bash
810
sudo pacman -S qv2ray v2ray
@@ -12,17 +14,18 @@ sudo pacman -S qv2ray v2ray
1214

1315
如果你不使用原生 shadowsocks/v2ray 而是其余方式,请在 AUR 搜索关键字 qv2ray-plugin,在[结果](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O=0&K=qv2ray-plugin)中选取你所需要的对应插件进行安装。
1416

15-
可在首选项,入站设置中勾选设置系统代理,Qv2ray 会自行帮你设置`系统代理`。注意,`系统设置`中的代理配置在 KDE 桌面环境中并不是所有应用都会遵守,经过测试,chrome/chromium 浏览器与 steam 会遵循 KDE 的系统代理设置。没有遵循系统设置代理的应用还需要单独进行代理配置。下面说明几种常用的软件中配置代理的方式。
17+
在节点链接后,Qv2ray 会自行为你设置系统代理。注意,`系统设置`中的代理配置在 KDE 桌面环境中并不是所有应用都会遵守,经过测试,chrome/chromium 浏览器与 steam 会遵循 KDE 的系统代理设置。没有遵循系统设置代理的应用还需要单独进行代理配置。下面说明几种常用的软件中配置代理的方式。
1618

1719
- Firefox 浏览器
1820
火狐浏览器自身的设置选项中存在代理配置,进行配置即可。
1921

2022
- 终端
2123
可以通过 export 命令设置当前终端的代理方式。比如使用 tldr 或 github raw 等资源需要设置 https 代理。
2224

23-
```bash
24-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8889
25-
```
25+
```bash
26+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8889
27+
export all_proxy=http://127.0.0.1:8889
28+
```
2629

2730
- code OSS
2831
code => preference => settings
@@ -36,7 +39,7 @@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8889
3639
sudo vim /etc/proxychains.conf
3740
```
3841

39-
把配置文件中最后一行改为本地代理的 ip 和端口,如`socks5 127.0.0.1 1080`
42+
把配置文件中最后一行改为本地代理的 ip 和端口,如`socks5 127.0.0.1 1089`
4043
同时搜索`proxy_dns`, 在这一行前添加#注释掉此行,否则使用 proxychains 启动 yay 会报错
4144
使用代理方式为在单一命令前添加 proxychains
4245

@@ -46,6 +49,14 @@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8889
4649

4750
拓展链接: [windows 版本 proxychains 的自述文档](https://github.com/shunf4/proxychains-windows/blob/master/README_zh-Hans.md)
4851

52+
## 没有节点,需要自建的节点的情况
53+
54+
这种情况下,你则需要自行购买服务器进行节点搭建,本节不进行教学,仅提供三篇 GFW Report 的高质量文章作为参考。
55+
56+
- [如何部署一台抗封锁的 Shadowsocks-libev 服务器](https://gfw.report/blog/ss_tutorial/zh/)
57+
- [防御 GFW 主动探测的实用指南](https://gfw.report/blog/ss_advise/zh/)
58+
- [Shadowsocks 是如何被检测和封锁的](https://gfw.report/talks/imc20/zh/)
59+
4960
备用手段:建议自建备用,或持有多个机场。不想花钱的或者自备一下[lantern](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lantern-bin/)这类软件以防万一。还有一些电报群组有共享的链接资源,如[这个](https://t.me/wtovpn)或者[这个](https://t.me/TG_Mtproxy_1)
5061

5162
可以看到,为各个软件单独设置代理还是较为麻烦。如果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你的需求,那么你可以到此为止。如果你需要更全面的流量代理,可以阅读下面的透明代理章节。

‎docs/advanced/transparentProxy.md‎

Lines changed: 5 additions & 3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2,7 +2,9 @@
22

33
本文原本收集自 [Qv2ray 用户组](https://t.me/qv2ray),`非群主书写`,群主仅在其基础上进行更新与修正。[项目源地址](https://github.com/springzfx/cgproxy)
44

5-
1. 在"首选项-入站设置"的下方启用透明代理选项。
5+
## 安装与设置
6+
7+
1. 在 Qv2ray 的"首选项-入站设置"的下方启用透明代理选项。
68

79
- 监听 ipv4 地址可填 127.0.0.1 或 0.0.0.0,建议前者。若需双栈代理,则在监听 ipv6 地址填上[::1](如果监听 ipv4 填了 0.0.0.0 则可不填)。
810
- 在"网络模式"中勾选需要透明代理的协议。模式选择"tproxy"。
@@ -52,7 +54,7 @@
5254
5355
以上步骤完成后,透明代理应该能正常使用了。
5456
55-
##### dns 配置说明
57+
## dns 配置说明
5658
5759
如果勾选了"dns 拦截",且启用了 dns 和 udp 的透明代理,则 v2ray 会拦截对系统 dns 的请求,并将其转发到 v2ray 的内置 dns 里,即让 v2ray 内置 dns 接管系统 dns。但 v2ray 内置 dns 是会遵循路由规则的。
5860
@@ -69,7 +71,7 @@
6971
7072
如果需要更复杂的 dns 配置,建议参考[上游文档](https://www.v2ray.com/chapter_02/04_dns.html),并选择合适的不会影响正常上网的 dns 配置。
7173
72-
##### 常见问题
74+
## 常见问题
7375
7476
- 启用透明代理后无法访问任何外网,且 v2ray 的 cpu 占用率飙升
7577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