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avigation Menu

Sign in
Appearance settings

Search code, repositories, users, issues, pull requests...

Provide feedback

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Saved searches

Use saved searches to filter your results more quickly

Sign up
Appearance settings

Commit e7b509e

Browse files
fix typos
1 parent e9b4a0c commit e7b509e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4
-4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4
-4
lines changed

‎docs/cs-basics/network/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md‎

Lines changed: 4 additions & 4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270,10 +270,10 @@ tag:
270270
7. 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0˜1023 指派给熟知端口,1024˜49151 是登记端口号)和客户端暂时使用的端口号(49152˜65535)
271271
8. **UDP 的主要特点是 1 无连接 2 尽最大努力交付 3 面向报文 4 无拥塞控制 5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 首部开销小(只有四个字段: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检验和)**
272272
9. **TCP 的主要特点是 1 面向连接 2 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是一对一的 3 提供可靠交付 4 提供全双工通信 5 面向字节流**
273-
10. **TCP 用主机的 IP 地址加上主机上的端口号作为 TCP 连接的端点。这样的端点就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套接字用(IP 地址:端口号)来表示。每一条 TCP 连接唯一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所确定**
273+
10. **TCP 用主机的 IP 地址加上主机上的端口号作为 TCP 连接的端点。这样的端点就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套接字用(IP 地址:端口号)来表示。每一条 TCP 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所确定**
274274
11. 停止等待协议是为了实现可靠传输的,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下一个分组。
275275
12.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可以不使用低效率的停止等待协议,而是采用流水线传输。流水线传输就是发送方可连续发送多个分组,不必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对方确认。这样可使信道上一直有数据不间断的在传送。这种传输方式可以明显提高信道利用率。
276-
13. 停止等待协议中超时重传是指只要超过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收到确认,就重传前面发送过的分组(认为刚才发送过的分组丢失了)。因此每发送完一个分组需要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其重转时间应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长一些。这种自动重传方式常称为自动重传请求 ARQ。另外在停止等待协议中若收到重复分组,就丢弃该分组,但同时还要发送确认。连续 ARQ 协议可提高信道利用率。发送维持一个发送窗口,凡位于发送窗口内的分组可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确认。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积确认,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表明到这个分组位置的所有分组都已经正确收到了。
276+
13. 停止等待协议中超时重传是指只要超过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收到确认,就重传前面发送过的分组(认为刚才发送过的分组丢失了)。因此每发送完一个分组需要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其重传时间应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长一些。这种自动重传方式常称为自动重传请求 ARQ。另外在停止等待协议中若收到重复分组,就丢弃该分组,但同时还要发送确认。连续 ARQ 协议可提高信道利用率。发送维持一个发送窗口,凡位于发送窗口内的分组可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确认。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积确认,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表明到这个分组位置的所有分组都已经正确收到了。
277277
14. TCP 报文段的前 20 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有 4n 字节是根据需要增加的选项。因此,TCP 首部的最小长度是 20 字节。
278278
15. **TCP 使用滑动窗口机制。发送窗口里面的序号表示允许发送的序号。发送窗口后沿的后面部分表示已发送且已收到确认,而发送窗口前沿的前面部分表示不允许发送。发送窗口后沿的变化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不动(没有收到新的确认)和前移(收到了新的确认)。发送窗口的前沿通常是不断向前移动的。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希望数据传输更快一些。但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的过快,接收方就可能来不及接收,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谓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279279
16.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拥塞。拥塞控制就是为了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就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相反,流量控制往往是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个端到端的问题。流量控制所要做到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 -305,7 +305,7 @@ tag:
305305

306306
<p style="text-align:right;font-size:12px">https://www.seobility.net/en/wiki/HTTP_headers</p>
307307

308-
2. **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 是 File 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 Internet 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 FTP 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在 FTP 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传"(Upload)。 "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传"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 Internet 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序向(从)远程主机上传(下载)文件。
308+
2. **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 是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 Internet 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 FTP 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在 FTP 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传"(Upload)。 "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传"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 Internet 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序向(从)远程主机上传(下载)文件。
309309

310310
![FTP工作过程](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3f1abf8adba4aa317eca69c489e3db23.png)
311311

@@ -340,7 +340,7 @@ HTTP 协议的本质就是一种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约定好的通信格
340340

341341
### 6.2. 重要知识点总结
342342

343-
1. 文件传输协议(FTP)使用 TCP 可靠的运输服务。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 FTP 服务器进程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在进进行文件传输时,FTP 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先建立两个并行的 TCP 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
343+
1. 文件传输协议(FTP)使用 TCP 可靠的运输服务。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 FTP 服务器进程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 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先建立两个并行的 TCP 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
344344
2.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交互使用的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HTTP 使用 TCP 连接进行可靠传输。但 HTTP 本身是无连接、无状态的。HTTP/1.1 协议使用了持续连接(分为非流水线方式和流水线方式)
345345
3. 电子邮件把邮件发送到收件人使用的邮件服务器,并放在其中的收件人邮箱中,收件人可随时上网到自己使用的邮件服务器读取,相当于电子邮箱。
346346
4. 一个电子邮件系统有三个重要组成构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邮件协议(包括邮件发送协议,如 SMTP,和邮件读取协议,如 POP3 和 IMAP)。用户代理和邮件服务器都要运行这些协议。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