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avigation Menu

Sign in
Appearance settings

Search code, repositories, users, issues, pull requests...

Provide feedback

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Saved searches

Use saved searches to filter your results more quickly

Sign up
Appearance settings

Commit 7e86dda

Browse files
committed
docs(distributed-system): update why-dubbo.md
Update the doc description of why-dubbo. By the way, remember to refresh your cache of page.
1 parent c165de3 commit 7e86dda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4
-6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4
-6
lines changed

‎docs/distributed-system/why-dubbo.md‎

Lines changed: 4 additions & 6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22,20 +22,19 @@
2222

2323
要是**不拆分**,一个大系统几十万行代码,20 个人维护一份代码,简直是悲剧啊。代码经常改着改着就冲突了,各种代码冲突和合并要处理,非常耗费时间;经常我改动了我的代码,你调用了我的,导致你的代码也得重新测试,麻烦的要死;然后每次发布都是几十万行代码的系统一起发布,大家得一起提心吊胆准备上线,几十万行代码的上线,可能每次上线都要做很多的检查,很多异常问题的处理,简直是又麻烦又痛苦;而且如果我现在打算把技术升级到最新的 spring 版本,还不行,因为这可能导致你的代码报错,我不敢随意乱改技术。
2424

25-
假设一个系统是 20 万行代码,其中 小A 在里面改了 1000 行代码,但是此时发布的时候是这个 20 万行代码的大系统一块儿发布。就意味着 20 万上代码在线上就可能出现各种变化,20 个人,每个人都要紧张地等在电脑面前,上线之后,检查日志,看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儿有没有什么问题。
25+
假设一个系统是 20 万行代码,其中 A 在里面改了 1000 行代码,但是此时发布的时候是这个 20 万行代码的大系统一块儿发布。就意味着 20 万上代码在线上就可能出现各种变化,20 个人,每个人都要紧张地等在电脑面前,上线之后,检查日志,看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儿有没有什么问题。
2626

27-
小A 就检查了自己负责的 1 万行代码对应的功能,确保 ok 就闪人了;结果不巧的是,小A 上线的时候不小心修改了线上机器的某个配置,导致另外 小B小C 负责的 2 万行代码对应的一些功能,出错了。
27+
A 就检查了自己负责的 1 万行代码对应的功能,确保 ok 就闪人了;结果不巧的是,A 上线的时候不小心修改了线上机器的某个配置,导致另外 BC 负责的 2 万行代码对应的一些功能,出错了。
2828

2929
几十个人负责维护一个几十万行代码的单块应用,每次上线,准备几个礼拜,上线 -> 部署 -> 检查自己负责的功能。
3030

31-
**拆分了以后**,整个世界清爽了,几十万行代码的系统,拆分成 20 个服务,平均每个服务就 1~2 万行代码,每个服务部署到单独的机器上。20 个工程,20 个 git 代码仓库里,20 个码农,每个人维护自己的那个服务就可以了,是自己独立的代码,跟别人没关系。再也没有代码冲突了,爽。每次就测试我自己的代码就可以了,爽。每次就发布我自己的一个小服务就可以了,爽。技术上想怎么升级就怎么升级,保持接口不变就可以了,
31+
**拆分了以后**,整个世界清爽了,几十万行代码的系统,拆分成 20 个服务,平均每个服务就 1~2 万行代码,每个服务部署到单独的机器上。20 个工程,20 个 git 代码仓库,20 个开发人员,每个人维护自己的那个服务就可以了,是自己独立的代码,跟别人没关系。再也没有代码冲突了,爽。每次就测试我自己的代码就可以了,爽。每次就发布我自己的一个小服务就可以了,爽。技术上想怎么升级就怎么升级,保持接口不变就可以了,真爽
3232

3333
所以简单来说,一句话总结,如果是那种代码量多达几十万行的中大型项目,团队里有几十个人,那么如果不拆分系统,**开发效率极其低下**,问题很多。但是拆分系统之后,每个人就负责自己的一小部分就好了,可以随便玩儿随便弄。分布式系统拆分之后,可以大幅度提升复杂系统大型团队的开发效率。
3434

3535
但是同时,也要**提醒**的一点是,系统拆分成分布式系统之后,大量的分布式系统面临的问题也是接踵而来,所以后面的问题都是在**围绕分布式系统带来的复杂技术挑战**在说。
3636

3737
### 如何进行系统拆分?
38-
3938
这个问题说大可以很大,可以扯到领域驱动模型设计上去,说小了也很小,我不太想给大家太过于学术的说法,因为你也不可能背这个答案,过去了直接说吧。还是说的简单一点,大家自己到时候知道怎么回答就行了。
4039

4140
系统拆分为分布式系统,拆成多个服务,拆成微服务的架构,是需要拆很多轮的。并不是说上来一个架构师一次就给拆好了,而以后都不用拆。
@@ -53,7 +52,6 @@
5352
扯深了实在很深,所以这里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你自己感受一下,**核心意思就是根据情况,先拆分一轮,后面如果系统更复杂了,可以继续分拆**。你根据自己负责系统的例子,来考虑一下就好了。
5453

5554
### 拆分后不用 dubbo 可以吗?
56-
5755
当然可以了,大不了最次,就是各个系统之间,直接基于 spring mvc,就纯 http 接口互相通信呗,还能咋样。但是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 http 接口通信维护起来成本很高,你要考虑**超时重试****负载均衡**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说你的订单系统调用商品系统,商品系统部署了 5 台机器,你怎么把请求均匀地甩给那 5 台机器?这不就是负载均衡?你要是都自己搞那是可以的,但是确实很痛苦。
5856

59-
所以 dubbo 说白了,是一种 rpc 框架,就是说本地就是进行接口调用,但是 dubbo 会代理这个调用请求,跟远程机器网络通信,给你处理掉负载均衡了、服务实例上下线自动感知了、超时重试了,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那你就不用自己做了,用 dubbo 就可以了。
57+
所以 dubbo 说白了,是一种 rpc 框架,就是说本地就是进行接口调用,但是 dubbo 会代理这个调用请求,跟远程机器网络通信,给你处理掉负载均衡、服务实例上下线自动感知、超时重试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那你就不用自己做了,用 dubbo 就可以了。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