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avigation Menu

Sign in
Appearance settings

Search code, repositories, users, issues, pull requests...

Provide feedback

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Saved searches

Use saved searches to filter your results more quickly

Sign up
Appearance settings

Commit b875477

Browse files
update
1 parent dc0bada commit b875477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20
-0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20
-0
lines changed

‎Rocket.md‎

Lines changed: 20 additions &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82,6 +82,19 @@ Redis中setnx不支持设置过期时间,做分布式锁时要想避免某一
8282

8383
传统的LRU是使用栈的形式,每次都将最新使用的移入栈顶,但是用栈的形式会导致执行select *的时候大量非热点数据占领头部数据,所以需要改进。Redis每次按key获取一个值的时候,都会更新value中的lru字段为当前秒级别的时间戳。Redis初始的实现算法很简单,随机从dict中取出五个key,淘汰一个lru字段值最小的。在3.0的时候,又改进了一版算法,首先第一次随机选取的key都会放入一个pool中(pool的大小为16),pool中的key是按lru大小顺序排列的。接下来每次随机选取的keylru值必须小于pool中最小的lru才会继续放入,直到将pool放满。放满之后,每次如果有新的key需要放入,需要将pool中lru最大的一个key取出。淘汰的时候,直接从pool中选取一个lru最小的值然后将其淘汰。
8484

85+
### Redis如何发现热点key
86+
87+
1. 凭借经验,进行预估:例如提前知道了某个活动的开启,那么就将此Key作为热点Key。
88+
2. 服务端收集:在操作redis之前,加入一行代码进行数据统计。
89+
3. 抓包进行评估:Redis使用TCP协议与客户端进行通信,通信协议采用的是RESP,所以自己写程序监听端口也能进行拦截包进行解析。
90+
4. 在proxy层,对每一个 redis 请求进行收集上报。
91+
5. Redis自带命令查询:Redis4.0.4版本提供了redis-cli –hotkeys就能找出热点Key。(如果要用Redis自带命令查询时,要注意需要先把内存逐出策略设置为allkeys-lfu或者volatile-lfu,否则会返回错误。进入Redis中使用config set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fu即可。)
92+
93+
### Redis的热点key解决方案
94+
95+
1. 服务端缓存:即将热点数据缓存至服务端的内存中.(利用Redis自带的消息通知机制来保证Redis和服务端热点Key的数据一致性,对于热点Key客户端建立一个监听,当热点Key有更新操作的时候,服务端也随之更新。)
96+
2. 备份热点Key:即将热点Key+随机数,随机分配至Redis其他节点中。这样访问热点key的时候就不会全部命中到一台机器上了。
97+
8598
### 如何解决 Redis 缓存雪崩问题
8699

87100
1. 使用 Redis 高可用架构:使用 Redis 集群来保证 Redis 服务不会挂掉
@@ -181,6 +194,13 @@ SQL的执行顺序:fro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
181194
4. binlog不是循环使用,在写满或者重启之后,会生成新的binlog文件,redolog是循环使用。
182195
5. binlog可以作为恢复数据使用,主从复制搭建,redolog作为异常宕机或者介质故障后的数据恢复使用。
183196

197+
### Mysql读写分离以及主从同步
198+
199+
1. 原理:主库将变更写binlog日志,然后从库连接到主库后,从库有一个IO线程,将主库的binlog日志拷贝到自己本地,写入一个中继日志中,接着从库中有一个sql线程会从中继日志读取binlog,然后执行binlog日志中的内容,也就是在自己本地再执行一遍sql,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跟主库的数据一致。
200+
2. 问题:这里有很重要一点,就是从库同步主库数据的过程是串行化的,也就是说主库上并行操作,在从库上会串行化执行,由于从库从主库拷贝日志以及串行化执行sql特点,在高并发情况下,从库数据一定比主库慢一点,是有延时的,所以经常出现,刚写入主库的数据可能读不到了,要过几十毫秒,甚至几百毫秒才能读取到。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突然主库宕机了,然后恰巧数据还没有同步到从库,那么有些数据可能在从库上是没有的,有些数据可能就丢失了。所以mysql实际上有两个机制,一个是半同步复制,用来解决主库数据丢失问题,一个是并行复制,用来解决主从同步延时问题。
201+
3. 半同步复制:semi-sync复制,指的就是主库写入binlog日志后,就会将强制此时立即将数据同步到从库,从库将日志写入自己本地的relay log之后,接着会返回一个ack给主库,主库接收到至少一个从库ack之后才会认为写完成。
202+
4. 并发复制:指的是从库开启多个线程,并行读取relay log中不同库的日志,然后并行重放不同库的日志,这样库级别的并行。(将主库分库也可缓解延迟问题)
203+
184204
### Next-Key Lock
185205

186206
InnoDB 采用 Next-Key Lock 解决幻读问题。在`insert into test(xid) values (1), (3), (5), (8), (11);`后,由于xid上是有索引的,该算法总是会去锁住索引记录。现在,该索引可能被锁住的范围如下:(-∞, 1], (1, 3], (3, 5], (5, 8], (8, 11], (11, +∞)。Session A(`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 = 8 for update`)执行后会锁住的范围:(5, 8], (8, 11]。除了锁住8所在的范围,还会锁住下一个范围,所谓Next-Key。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