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avigation Menu

Sign in
Appearance settings

Search code, repositories, users, issues, pull requests...

Provide feedback

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Saved searches

Use saved searches to filter your results more quickly

Sign up
Appearance settings

Commit b4a68a0

Browse files
committed
Update 02.Array-Selection-Sort.md
1 parent f6b8b7f commit b4a68a0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38
-13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38
-13
lines changed

‎Contents/01.Array/02.Array-Sort/01.Array-Bubble-Sort.md‎

Lines changed: 38 additions & 13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1,37 +1,62 @@
11
## 1. 冒泡排序算法思想
22

3-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基本思想:
3+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基本思想**:
44
>
5-
> `i (i = 1,2,... )` 趟排序时从序列中前 `n - i + 1`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5+
> `i (i = 1, 2, ...)` 趟排序时从序列中前 `n - i + 1`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66
7-
冒泡排序法是通过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与交换,使值较小的元素逐步从后面移到前面,值较大的元素从前面移到后面,就像水底的气泡一样向上冒,故称这种排序方法为冒泡排序法。
7+
简单来说,「冒泡排序法」通过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与交换,使值较小的元素逐步从后面移到前面,值较大的元素从前面移到后面。
8+
9+
这个过程就像水底的气泡一样向上冒,这也是冒泡排序法名字的由来。
810

911
## 2. 冒泡排序算法步骤
1012

11-
- 先将序列中第 `1` 个元素与第 `2` 个元素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12-
- 然后将第 `2` 个元素与第 `3` 个元素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13-
- 依次类推,直到第 `n - 1` 个元素与第 `n` 个元素比较(或交换)为止。经过如此一趟排序,使得 `n` 个元素中值最大元素被安置在序列的第 `n` 个位置上。
14-
- 此后,再对前 `n - 1` 个元素进行同样过程,使得该 `n - 1` 个元素中值最大元素被安置在第 `n - 1` 个位置上。
15-
- 然后再对前 `n - 2` 个元素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某一趟排序过程中不出现元素交换位置的动作,排序结束。
13+
1.`1` 趟排序,从序列中前 `n`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依次进行比较和交换:
14+
1. 先将序列中第 `1` 个元素与第 `2` 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15+
2. 然后将第 `2` 个元素与第 `3` 个元素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16+
3. 依次类推,直到第 `n - 1` 个元素与第 `n` 个元素比较(或交换)为止。
17+
4. 经过第 `1` 趟排序,使得 `n` 个元素中第 `i` 个值最大元素被安置在第 `n` 个位置上。
18+
2.`2` 趟排序,从序列中前 `n - 1`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依次进行比较和交换:
19+
1. 先将序列中第 `1` 个元素与第 `2` 个元素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20+
2. 然后将第 `2` 个元素与第 `3` 个元素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两者交换位置,否则不交换;
21+
3. 依次类推,直到对 `n - 2` 个元素与第 `n - 1` 个元素比较(或交换)为止。
22+
4. 经过第 `2` 趟排序,使得数组中第 `2` 个值最大元素被安置在第 `n - 1` 个位置上。
23+
3. 依次类推,对前 `n - 2` 个元素重复上述排序过程,直到某一趟排序过程中不出现元素交换位置的动作,则排序结束。
1624

1725
## 3. 冒泡排序动画演示
1826

19-
![img](https://www.runoob.com/wp-content/uploads/2019/03/bubbleSort.gif)
27+
![](https://qcdn.itcharge.cn/images/20220812131649.gif)
28+
29+
1. 初始序列为:`[6, 2, 3, 5, 1, 4]`
30+
2.`1` 趟排序,从序列中前 `6`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
31+
1. 先将序列中第 `1` 个元素与第 `2` 个元素进行比较,也就是将 `6``2` 进行比较。因为 `6 > 2`,所以两者交换位置,交换位置后,`2` 在第 `1` 位,`6` 在第 `2` 位。
32+
2. 然后将第 `2` 个元素与第 `3` 个元素比较,也就是将 `2``3` 进行比较。因为 `2 < 3`,所以不用交换;
33+
3. 依次类推,直到第 `5` 个元素与第 `6` 个元素比较(或交换)为止。
34+
4. 经过第 `1` 趟排序,使得 `6` 个元素中第 `6` 个值最大元素被安置在第 `6` 个位置上。此时序列变为: `[2, 3, 5, 1, 4, 6]`
35+
3.`2` 趟排序,从序列中前 `5`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
36+
1. 先将序列中第 `1` 个元素与第 `2` 个元素进行比较,也就是将 `2``3` 进行比较。因为 `2 < 3`,所以不用交换;
37+
2. 然后将第 `2` 个元素与第 `3` 个元素比较,也就是将 `3``4` 进行比较。因为 `3 < 5`,所以不用交换;
38+
3. 然后将第 `3` 个元素与第 `4` 个元素比较,也就是将 `5``1` 进行比较。因为 `5 > 1`,所以两者交换位置,交换位置后,`1` 在第 `3` 位,`5` 在第 `4` 位。
39+
4. 依次类推,直到第 `4` 个元素与第 `5` 个元素比较(或交换)为止。
40+
5. 经过第 `2` 趟排序,使得 `5` 个元素中第 `5` 个值最大元素被安置在第 `5` 个位置上。此时序列变为: `[2, 3, 1, 4, 5, 6]`
41+
4. 依次类推,对前 `4` 个元素重复上述排序过程,直到某一趟排序过程中不出现元素交换位置的动作,则排序结束。此时序列变为:`[1, 2, 3, 4, 5, 6]`
2042

2143
## 4. 冒泡排序算法分析
2244

23-
- 最好的情况下,初始时序列已经是从小到大有序(升序),则只需经过一趟 `n - 1` 次元素之间的比较,并且不移动元素,算法就可结束排序。此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24-
- 最差的情况是当参加排序的初始序列为逆序,或者最小值元素处在序列的最后时,则需要进行 `n - 1` 趟排序,总共进行 $∑^n_{i=2}(i−1) = \frac{n(n−1)}{2}$ 次元素之间的比较,因此,冒泡排序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2)$。
25-
- 冒泡排序方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移动较多次数的元素。因此,冒泡排序方法比较适合于参加排序序列的数据量较小的情况,尤其是当序列的初始状态为基本有序的情况;而对于一般情况,这种方法是排序时间效率最低的一种方法
26-
- 由于元素交换是在相邻元素之间进行的,不会改变值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因此,冒泡排序法是一种 **稳定排序法**
45+
- **最佳时间复杂度**:$O(n)$。最好的情况下(初始时序列已经是升序排列),则只需经过 `1` 趟排序,总共经过 `n - 1` 次元素之间的比较,并且不移动元素,算法就可结束排序。因此,冒泡排序算法的最佳时间复杂度为 $O(n)$。
46+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最差的情况下(初始时序列已经是降序排列,或者最小值元素处在序列的最后),则需要进行 `n - 1` 趟排序,总共进行 $∑^n_{i=2}(i−1) = \frac{n(n−1)}{2}$ 次元素之间的比较,因此,冒泡排序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 $O(n^2)$。
47+
- **冒泡排序适用情况**:冒泡排序方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移动较多次数的元素,并且排序时间效率比较低。因此,冒泡排序方法比较适合于参加排序序列的数据量较小的情况,尤其是当序列的初始状态为基本有序的情况。
48+
- **排序稳定性**:由于元素交换是在相邻元素之间进行的,不会改变值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因此,冒泡排序法是一种 **稳定排序算法**
2749

2850
## 5. 冒泡排序代码实现
2951

3052
```Python
3153
class Solution:
3254
def bubbleSort(self, arr):
55+
# 第 i 趟排序
3356
for i in range(len(arr)):
57+
# 从序列中前 n - i + 1 个元素的第 1 个元素开始,相邻两个元素进行比较
3458
for j in range(len(arr) - i - 1):
59+
# 相邻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交换位置
3560
if arr[j] > arr[j + 1]:
366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3762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